星期五, 十月 30, 2009

GR损人语录 (4)

前几天GR在Picasa的相册里加了几张照片,有三张是我的,一张是一个小老虎玩具的。昨天下了班回家后GR说,“我今天又去看了一下那几张照片,发现Picasa在那里乱搞,怎么都给照片加宽了?你的脸在照片上看起来都横着了。后来我又回去看了一下小老虎的那张照片,发现好奇怪!―――怎么Picasa加宽照片还有选择的?小老虎的照片没有加宽,只加宽了你的…… 你说这是怎么搞的?”

我不知道Picasa是怎么搞的,我就知道我快被他给气吐血了!GR现在损人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明了。

星期二, 十月 27, 2009

三十年海东,三十年海西

今年三月份的《The Economist》封面是“How China sees the world”,当时看了觉得画这个漫画的人也算是绝了。封面上有字体很小的一句话对Steinburg表示道歉(不太记得清原文是怎么说的了),当时还纳闷为啥要向这个叫Steinburg的人道歉。今天因为别的机缘诂苟了"Economist magazine cover",结果发现了三十年前《The New Yorker》的封面(1976年,同样是3月)。那个没有标题,就叫它“How New Yorker sees the world”吧,漫画的作者正是Steinburg。这两幅漫画放在一起,真是完美地诠释了“三十年海东,三十年海西”!





P.S. 对《The Economist》的漫画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考虑淘点儿The Economist first-ever monthly wall calender存着。据某伪收藏家称,将来这本挂历一定会成为珍贵的历史文件,该伪收藏家已经决定腾出一间屋子来专门存放抢购的挂历了。如果哪位童鞋收集有5分钱的毛主席像章,热诚欢迎和此伪收藏家互通有无。具体联系方式在这个贴子下面留言就好了。

星期四, 十月 15, 2009

生命不息,挖洞不止

克莱登学院伪监生进修报告”新窟落成典礼!

呵呵,还没有报告呢,就是先报告一下。BTW,我这个“报告”是抄袭Jack那个"When everybody is somebody, nobody is anybody"的主意。

星期五, 十月 09, 2009

LP传达的新时期经典

我们出了问题,就要靠党,靠政府来解决。一个字:靠!

星期二, 十月 06, 2009

我也写情书

LP经常给我寄国内风行的畅销书过来,真是知我者LP呀!最近寄的四本是《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野火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三本都是龙应台的作品。

每次LP寄了书来,我唯一的回报就是给她写读书报告。从我回美国之后,LP寄来的书大概有二十本左右了,可是我越看越失望。不知道是我自己有问题,还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对当代的中文作品并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决定把最近一次读书报告贴出来,请大家指点迷津。因为本来写的是“情书”,不是准备贴到public domain来讨论的,所以里面是一副大放厥词,很不谦虚的样子,但是贴出来的时候还是决定不做修改了,因为虽然这里面语气不当,但是是我的真实想法。来这里的人大多比我的阅读面广,如果有人发现了珍珠,或是觉得我的阅读的确有问题,我在这里非常真心地请大家不吝赐教。

------------------------

LP,

好久没有给你写情书了,上来先肉麻一下。:)

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正在读《野火集》。前三本书的读书报告可以三句话概括了。

《明朝那些事儿》---觉得作者被河蟹了,怎么越到后来越说教了呢?结局远没有开头的几本头脑冷静、立场客观了。还是太年青呀!他自己还觉得自己象个老头子了呢,我觉得他这点儿定力、道行差远了。还要继续修炼......

《孩子你慢慢来》---远没有你的实验报告好看!什么《底笛》呀、《高完》呀也远没有小语的“真他妈的硬”搞笑。龙应台他们家的那俩原材料和咱闺女比起来差远了。

《亲爱的安德烈》---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挺惊艳的,人家那么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等见识,了得呀!后来看到龙应台说他们哥俩是现代王子,十几岁的年纪已经跑遍了半个地球,老爹是德国的经济学家,老妈是中国的社会观察家,这样的起跑线比别人超出地球直径那么远去,当然见识不一个水平啦。想通了这一点,其他的也就没啥了。在安德烈那个年纪,和平安乐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还没有学会世故,多半都是真诚直率的。他和老妈交流的态度我并不觉得很稀奇,我妈要是有龙应台的水平和气度,我也能做到安德烈那样坦诚。当然啦,我晓得你现在肯定正心里吹法螺呢。嘿嘿。我现在不仅修炼的贫嘴工夫一流,自恋的水平也不低呀。

总体来说,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功底一般。她怎么说也是英文系毕业的博士,读她的文章除了《野火集》里面表现出来的一点胆识以外,没觉得她文采如何。她除了《野火集》还有啥别的扎实点的东西么?

你是不是觉得我现在都眼高于顶了,谁也看不上呀。:(

冬梅

------------------------

  嗯,真的好久没有收到你的情书了呢。

《明朝那些事儿》——我的感觉和你一样,有点儿痛心。不过我不觉得原因是被河蟹,而是作者已经被名利所惑,心浮气躁了。

龙应台的书——底笛等词汇,是台湾腔的表现。我觉得龙应台对孩子的观察很细腻呀!我是站在一个当妈的立场上共鸣的。哈,你,你就欣赏小语那种市井粗话么:)

《亲爱的安德烈》——哎,我也很羡慕人家的孩子有这等条件,小小年纪见多识广。和老妈交流的态度更是让我羡慕,所以你别用“要是我妈...”这种词汇造句,哈,咱不是没碰上这种妈么。

总的来说,我看龙应台的书没有注重于文字功底,而是喜欢她的思想和风格。你不能因为人家的文字功底不够入你老人家的法眼而否定人家的思想吧。咦你为什么不喜欢张爱玲呢?那个文字功底可没的说啊,人家把你最心爱的红楼梦,读得如自家日记一般熟,“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词就会自己蹦出来。”

我开始狡辩了,受你的影响,开始贫了,哈哈

没有觉得你眼高于顶,你的角度本来比我高嘛。社会就是要在批判中进步的哟

------------------------

即使是龙应台对孩子的观察我也没觉得细腻到什么了不起的高度。我看过好些妈妈的blog,对自己孩子的描写比龙应台的水平只好不差。我觉得小语那个也不算市井粗话,而是强烈的反差造成的搞笑效果。孩子的思维和行动还没有象我们成人一样被模式化了,所以经常有很多出乎大人意料的行为和语言,只要是一个爱孩子,肯用心观察的人,用不着什么深刻的思想就能达到《孩子你慢慢来》那种水平。关键是,自己家里得有好的原材料,就象咱闺女那样的。:)

张爱玲的语言能力是很好,我也觉得王朔的语言能力绝对算得上是天才。但是,张爱玲的世界观太灰暗了,我这么阳光的人受不了她那种整天冷冰冰、一副全天下没有一个好人的样子。王朔也是,看他的书觉得自己就是在被扭曲。当然写作本来就是要表达作者真正的内心感受,张爱玲和王朔的人生决定了他们的写作风格,人家也真实而才华横溢地表达了,可是当不着别人不认同呀。就像吃东西一样,水煮鱼多好吃的东西呀,有一段时间听说北京每条街上都有一家沸腾鱼香一类的馆子,可你当不住人家不爱吃辣的人就是不待见这一口呀。我觉得王朔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就像大麻一样,虽然我没吸过毒,但是毒品据说吸的时候都感觉特爽,可是等清醒过来很不舒服。张爱玲嘛,有点象鸦片烟枪。那是国粹呀,要多精致有多精致,金的玉的,雕花的反绘的,样样是艺术品。可是说到底也就是一个观赏价值,要真得拿鸦片烟枪当了真,那就把自己害了。所以,这两个人虽然是天才,语言文字能力了得,可是我精神这么健康的人就是喜欢不起来。钱钟书是另一例。才学满腹,就是太刻薄。这样的人还不如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可爱呢,当然是在我看来。

我奇怪的主要是,要是《野火集》、《亲爱地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这三本书就代表了龙应台的真实水平,那她怎么这么风行起来的?就因为《野火集》?那我觉得国人的要求还真低呀......

河蟹是有很多种方式的,被名利所惑是和平演变的河蟹方式的结果。不一定非得要党他老人家亲自操刀,指其项背,逼着他就范。名利蛊惑一下,让敌人打心眼里跟着你干革命那是最高境界呀。当然这样的河蟹是社会大环境的作用。

这也是新时期河蟹手段的特点呀。不记得我上次跟你说,现在的中文作家都被出版商业化给害了么?有生活经历,有思想的,没那个文字水平,象毕淑敏一类的,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搞得我们这些读者干着急。有文字水平的,象艾米之类的,都太嫩,没生活经历,思想的深刻程度就更别提了,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是个小资报告。有生活经历,有点思想,文字也还通顺的,象王海鸰之类的,人家都忙着挣大钱呢,尽挑些个不疼不痒,不触及敏感话题,没有河蟹危险的三八话题在那里煮面条,煮呀煮的,面都糟在汤里了,可是只要能挣钱,谁管这汤稀烂成个什么德行呢?可惜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么风起云涌的时代,竟没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真是中国的一大损失呀!要叫我说,如果王海鸰把她写七大姑八大姨那些劲头拿来写她去老山前线的见闻,只用这一本书就比她现在著作等身的那些什么《离婚》呀、《结婚》呀、《牵手》呀的都有分量多了。要是艾米这样的小资青年有民工的生活经历,她的作品不敢说能追得上老舍,超个茅盾啥的我看问题不大。可惜,艾米也就是温室里的一朵花,你不让人家情呀爱呀的,还能让人家插到牛粪上去扛大包不成?龙应台倒是有扛大包的力气,可惜,她也就真是个扛大包的材料,你要让她把这个大包扛成个《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啥的,她也没那个底气呀。

也许,也许,也许那些有底气、有思想、有文采的人都还没有被河蟹,都充分认识到了被河蟹的危险性,他们都深深地隐藏在波涛汹涌的出版界底层,那里没有追名逐利,那里没有被一个浪尖抛到了天际之后化成泡沫被冲到岸边搁浅的危险,那里没有易拉罐、塑料瓶、烂菜叶子这些垃圾在周围跟着起哄,那里是一个孕育珍珠的地方,但是要经历长久的寂寞,不断打磨的痛苦。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是让珍珠就那么藏着吧,我们这些在岸上干着急的渔民们有耐心一直等到珍珠长成了再露面的那一天,只要告诉我们真的有这些珍珠的存在...... 

真的有么?我不断地期望着,可是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星期六, 十月 03, 2009

不许欺负人!

昨天GR讲的故事:

GR:从前有只小老虎,有一天上山去玩儿,在山上碰见了武松,就跟武松打了一架。晚上回家后虎妈妈问小老虎这一天都干了些啥,小老虎就告诉了妈妈在山上跟武松打架的事。虎妈妈听了着急地把小老虎教训了一顿。

格格巫:为啥?

GR:虎妈妈说:“不许欺负人!”

星期五, 十月 02, 2009

我也来转载一个

呵呵,GR在买买提投资版上看到的。

------------------------

被套股民方阵走来了!

天安门广场上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走在群众队伍最后面的是代表全国8000万证券投资者的被套股民方阵,他们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一群身着绿色服装的人组成的方阵向主席台走来,前面打着股民方阵的横幅,每个人右手都挥舞着一个特大号的大红K线。方阵中不时举起一些横幅《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启动内需,发展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为国企改革服务》、《理性投资,防范风险》等。

高音喇叭响起:“看得出来虽然经过国庆节前连续十多日的阴跌,但是大家仍然精神饱满,充满乐观的大踏步的向观礼台走来。

20年风风雨雨,我国的证券资本市场得到了大发展。正是这些被套的群众用他们的智慧、泪水、辛勤的劳动和自己的口粮促成了我国股市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为国有经济的转制,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走在方阵队伍前3排的是“买绩优股也套方队”,他们在90年代买了长虹、海尔、清华同方被套至今,是老资格老代表的被套股民。

走在方阵队伍中3排的是“买啥啥套方队”,他们奋斗了10余载,沪深股市每个股票都买卖了一次,但还是巨亏,正是他们用自己的不计报酬的辛勤劳动维护了证券市场的每日交易和证券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走在方阵队伍中后3排的是“投资概念也被套方队”,他们都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第一批独生子女入市的代表,他们在今年年初的大行情中6元买了中行、7元买了工行、49元买了人寿、5.3买了联通,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行为配合了我国2007年新股的大发行和国企的大转制。”

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总理靠近总书记说:“总书记啊,您看那个绿色的方阵就是咱们的股民方阵啊。他们可为咱们的国企脱困作出了重大贡献啊。虽然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是他们仍然斗志昂扬的战斗在国企脱困的最前线啊!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啊!”

总书记听了总理的话,眼睛有些湿润了,对总理说:“是啊,他们可真不容易啊,这么大的烂摊子可都得靠他们去扛了,真是辛苦了啊!” 说完总书记走向话筒一边向股民方阵挥手一边高呼“股民们好!”

股民方阵听到总书记的问候激动的一齐高呼“首长好!”  

总书记接着又深情的喊“股民们,套苦了!”

股民方阵更加激动的高呼“为国企服务!”“为国企服务!”

方阵在不断的口号之声中迈着坚毅的步伐向前去……总书记目送股民方阵远去,回头对总理说:“一会观礼完了,我们开个会,要让全国股民全部解套……”。

星期四, 十月 01, 2009

毛骨悚然

前几天看到DP的《另一个高度》之后,决定等有工夫了找《月亮和六便士》来看。今天下午google了“月亮和六便士”,第四个link是一个人的blog上对这本书的书评。点进去看了觉得写得不错,于是到blog的首页上溜达了溜达。一看之下发现博主是个学植物的,而且也曾经在英国呆过,现在也在美国,共同语言更多了。几页翻下来居然读到:

转载人家博客上一段笑话:
http://liudongmei.blogspot.com/2006/10/blog-post.html

另一段仍然记得的对话:也是在日内瓦的某一天,我去一家cafeteria吃晚饭,结账的时候cashier说:“%$□*#^%”法语啦,我自然是听不懂的。只好耸耸肩,告诉他说:“Sorry, I don't speak French.”于是cashier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了价钱。这时候排在我后面的一位老先生说,“oh dear, you got to learn French. It is such a wonderful language!”“I know, but I think I am too old to pick up another language.”老先生和蔼地说:“oh no sweet heart, it won't be a problem to you. Even as old as I am, I can speak two languages ------ English and American.”:)

看到这里感觉真象以前大学宿舍里流行的那个鬼故事:一个梦游的人跑到太平间里去吃死尸,被跟踪的人唤醒了之后,看到自己手上的鲜血吓得昏死过去了。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在一个陌生人的blog里看到转载自己的blog就是那种梦游被人唤醒,发现自己手上鲜血淋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