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二月 25, 2013
星期一, 一月 07, 2013
盲婚
西方有城曰硅谷。硅谷之民居,座座如敦煌之莫高窟,历史悠久,破坏严重,价格不菲。然其城因热辣辣的工作市场与宜人气候闻名于米国,世人乃趋之若鹜。近有格格巫与GR两枚傻瓜远道而来,欲求敦煌之一窟为蜗居。数月间辗转奔波于各开放展览之佛洞、混迹于顶礼膜拜之善男信女间。惶惶乎,望飞天房价之不可及而生绝望。
近日忽有一美屋上市,恰如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所歌咏之姑娘,令人寤寐求之。
近日忽有一美屋上市,恰如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所歌咏之姑娘,令人寤寐求之。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姑娘还特矜持,虽然上市可是不给人看。咱对人家寤寐求之、辗转反侧,人家却连揭开面纱露个脸都不肯。可是想到那粉红的笑脸、动人的眼睛、美丽金边的衣裳,也只好一咬牙、一狠心不给看咱也去求婚了。这盲婚能不能娶到传说中的好姑娘,或者娶回来一看是个疤瘌眼,又或是兔唇?可怜的格格巫和GR就这样一条绳子把自己捆起来交给别人处决了......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毡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据说上市4天已经8个offer了,其中有俩是全现金)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学区)
好像红太阳 (亲哪,好学区的房价照得人直冒汗)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小学、GR公司、中国菜店、图书馆皆在步行距离之内)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就是月亮太圆太亮了,善男信女们都来千里共婵娟(风传有大陆来的投资团),实在是让人受不了呀!)
我愿抛弃了财产 (就算被敲骨吸髓还得看人家美人乐意不乐意垂青呢,都不是咱想抛弃就抛弃得了的)
跟她去放羊 (泪流满面的说,房奴的命运可比放羊娃悲惨多了)
每天看着她动人的眼睛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没办法呀,天天上班,日日送孩子上学(亲们,加州交通堵塞一向闻名,而且更要人命的是公立学校没有校车!!!),所以这眼睛特别动人、衣裳特别美丽)
我愿做一只小羊 (格格巫和GR的确觉得自己卑微的象待宰的羊羔一样)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银行的鞭子可没这么温情呀,直打得人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美女行行好,给条活路吧......)
星期三, 一月 02, 2013
星期五, 十二月 07, 2012
GR讲故事
昨天晚上要求GR讲睡前故事,比麦兜妈更简洁的虎子爸讲到:“从前有一个小熊,后来他睡着了”。
虎妈说:“您讲的是自传吧?”
虎爸反驳说:“我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熊。”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虎妈制订了新的故事规则---要有情节,还得有起伏。
于是虎爸继续讲到:“从前有一辆车,它上山了,又下山了,然后又掉进河沟里了,...... (更多不同路况)......,然后它就回家了。”
虎妈在车下山以后已经笑喷了,至于后来故事里的车都开过了哪些地方一点也没听到。等虎妈笑够了之后,虎爸问,“这回的故事总满足要求了吧?”虎妈愕然。
虎妈说:“您讲的是自传吧?”
虎爸反驳说:“我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熊。”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虎妈制订了新的故事规则---要有情节,还得有起伏。
于是虎爸继续讲到:“从前有一辆车,它上山了,又下山了,然后又掉进河沟里了,...... (更多不同路况)......,然后它就回家了。”
虎妈在车下山以后已经笑喷了,至于后来故事里的车都开过了哪些地方一点也没听到。等虎妈笑够了之后,虎爸问,“这回的故事总满足要求了吧?”虎妈愕然。
星期五, 六月 17, 2011
帮助千千
这里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我想大概没人来这儿了。但是本着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我还是来这贴一下。
一个家在广州的朋友的女儿千千两岁了,出生的时候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在她6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动了两次开胸手术,都是在中国,但是都不成功。最近美国最好的儿童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给千千的病情做了评估,新的治疗方案是做两个新的手术。手术费用预计7万美元左右。千千的父母筹集了大约40万人民币,剩余的打算靠捐款筹集。
描述千千的病情是简单的,几行文字就总结了一切。一年前我读这段文字可能没特别深的感触,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做母亲,不懂得一个生病的孩子对于妈妈意味着什么,可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后读到千千的病情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次听说千千的情况时我刚休完产假,还在不停地和发烧、乳腺炎、拉肚子做斗争。那时候是两星期一小病,每月一大病。那时我妈在这里,我妈的名言是“要是生孩子非得生病,那病都让你这个当妈的生了也行呀,只要宝宝健康。”虽然发烧、乳腺炎、拉肚子很难受,不过我同意我妈说的话,要是非得有一个人生病,那还是让我来吧。虎子现在已经一岁了。这一年的成长可谓伴随着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精心照料,我这个当妈的可能是最粗心大意的,时不时我带宝宝的时候会让他摔一下或碰到那里,更甚的是前两天没看牢,让宝宝从床上翻了下来,摔得大哭,当时真是心痛加内疚地不得了,觉得自己这个当妈的可真不够格!不过我也老是感叹带孩子太辛苦了,不管多小心谨慎也总有出差错的时候。千千是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从她出生35天起我想千千的妈妈每一分钟受的煎熬都是我在发烧、乳腺炎、拉肚子的时候所受煎熬的千百倍。她照顾千千所花的心思,小心谨慎的程度肯定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读到这一段
Under the extremely delicate care of her parents, Cherry grew like any other little girl, learning to crawl, to stand up, to walk, and talk, to smile and sing, only with more difficulty than most of her peers.
我越发内疚于自己带虎子的粗心大意,也无比敬佩千千父母所做出的超出常人的努力。他们不仅要面对心理、经济、工作上的压力,还要客服很多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困难。中国的医疗制度大家是知道的,没钱是治不了病的,即使有钱,没有门路也是白花钱干受罪,一旦遇到千千这样的情况更是要倾家荡产。虽然陈苒在blog上写到“千千是个生命力很顽强而又有福气的孩子,每个人听到她的故事,都全心全意地帮助她”,但是我真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孩子,或者所有病人,不是靠“有福气”来获得治疗。当然那只是一个良好地愿望,想想就知道希望有多渺茫。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这些蚁民只有通过积攒小小的努力来帮助身边另一些小生命了。如果你愿意为千千捐款,请来这里。
Save Cherry Su
一个家在广州的朋友的女儿千千两岁了,出生的时候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在她6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动了两次开胸手术,都是在中国,但是都不成功。最近美国最好的儿童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给千千的病情做了评估,新的治疗方案是做两个新的手术。手术费用预计7万美元左右。千千的父母筹集了大约40万人民币,剩余的打算靠捐款筹集。
描述千千的病情是简单的,几行文字就总结了一切。一年前我读这段文字可能没特别深的感触,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做母亲,不懂得一个生病的孩子对于妈妈意味着什么,可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后读到千千的病情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次听说千千的情况时我刚休完产假,还在不停地和发烧、乳腺炎、拉肚子做斗争。那时候是两星期一小病,每月一大病。那时我妈在这里,我妈的名言是“要是生孩子非得生病,那病都让你这个当妈的生了也行呀,只要宝宝健康。”虽然发烧、乳腺炎、拉肚子很难受,不过我同意我妈说的话,要是非得有一个人生病,那还是让我来吧。虎子现在已经一岁了。这一年的成长可谓伴随着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精心照料,我这个当妈的可能是最粗心大意的,时不时我带宝宝的时候会让他摔一下或碰到那里,更甚的是前两天没看牢,让宝宝从床上翻了下来,摔得大哭,当时真是心痛加内疚地不得了,觉得自己这个当妈的可真不够格!不过我也老是感叹带孩子太辛苦了,不管多小心谨慎也总有出差错的时候。千千是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从她出生35天起我想千千的妈妈每一分钟受的煎熬都是我在发烧、乳腺炎、拉肚子的时候所受煎熬的千百倍。她照顾千千所花的心思,小心谨慎的程度肯定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读到这一段
Under the extremely delicate care of her parents, Cherry grew like any other little girl, learning to crawl, to stand up, to walk, and talk, to smile and sing, only with more difficulty than most of her peers.
我越发内疚于自己带虎子的粗心大意,也无比敬佩千千父母所做出的超出常人的努力。他们不仅要面对心理、经济、工作上的压力,还要客服很多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困难。中国的医疗制度大家是知道的,没钱是治不了病的,即使有钱,没有门路也是白花钱干受罪,一旦遇到千千这样的情况更是要倾家荡产。虽然陈苒在blog上写到“千千是个生命力很顽强而又有福气的孩子,每个人听到她的故事,都全心全意地帮助她”,但是我真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孩子,或者所有病人,不是靠“有福气”来获得治疗。当然那只是一个良好地愿望,想想就知道希望有多渺茫。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这些蚁民只有通过积攒小小的努力来帮助身边另一些小生命了。如果你愿意为千千捐款,请来这里。
Save Cherry Su
星期一, 九月 27, 2010
新妈的感受
To LP:
今天头一天回来上班,终于有时间给你写封能拐几个弯的信了。
我还记得你刚休完产假的时候感慨古代妇女幸福,可以每天守在家里带孩子,不用上班。我对于回来上班倒没觉得那么痛苦,反倒觉得上班比在家里带孩子还轻松些。在家的时候忙得脚不沾地,上了班反正一开始还没什么正经事,闲的很,有时间写写email了。
生完孩子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我要是能发一笔横财就好了!
以前我不是跟你抱怨中国眼下的作家们都财迷心窍,两只眼睛只盯在钱上么,生了孩子之后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新的看法。现在又想起王海鸰的《大校的女儿》,对王海鸰不那么鄙视了。我记得《大校的女儿》里有一段写主人公生了孩子之后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没有稳定的收入,孩子饿着,可是妈妈没钱给儿子买饼干。就在那个当口,主人公接了一份临时的活儿干,好像是写一个话剧剧本。她自己心里想无论如何一定得成功,她太需要那笔稿费了。我自己生了孩子之后非常能理解王海鸰当时的心理,我现在觉得如果我是她,我肯定也会“堕落”到她那样只管出书赚钱,不追求写作水平的地步。不过,我多半还没人家那个本事呢。只动动嘴皮子批评别人的写作水平太次是一回事,真要自己写出那么次的书来还能卖钱那是另一回事。我所体会到的是,对于一个妈妈来讲别的都不管,最重要的肯定是给宝宝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其它的那些精神追求在生存压力的威逼下肯定都得退居二线。要是孩子饿得整天哭,妈妈还能做到不肯摧眉折腰事稿费,高标准严要求的朝红楼梦那水平努力,那肯定不是一个妈妈,多半是个冷酷的精神变态。
我坐月子的时候三天两头发烧,孩儿他爹老是得请假在家。我那会儿就想,要是我们俩有一个人丢了工作,那房贷肯定就供不起了,宝宝刚一生下来就得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那可真是造孽呀。要是我们俩都丢了工作,那干脆一家人就净等着喝西北风吧,真沦落到那个地步,连“悲惨”这俩字是怎么写的肯定都想不起来了。看着宝宝跟自己受罪,那一刀一刀的零碎折磨真不如一根绳子吊死算了来得干脆。所以一定要发一笔横财!有了钱,解除掉工作的束缚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心里不用时时刻刻都感到危机潜伏的折磨了。
还有就是生孩子以前没觉得自己的人生呆板,一天一天那么过下来,虽然没有激情,但也算安逸舒适,可是现在回头看看,觉得自己活得真失败。我不希望宝宝将来长成我这样,我希望他的人生比我的丰富多彩,至少不要象我这样上学上到了三十多,结果没长成啥人才,反把自己弄成了个呆子,生活刻板,没有一点色彩和一丝欢畅的气息。我现在觉得自己就象一个称砣一样沉重,不只是体重象称砣,心理也象称砣,有一种沉闷、挣扎着想飞可是发现自己没有翅膀的感觉,很无奈很苦闷。
----------------------------
别的新妈有类似的感觉么?还是说只有我一个人比较变态?
今天头一天回来上班,终于有时间给你写封能拐几个弯的信了。
我还记得你刚休完产假的时候感慨古代妇女幸福,可以每天守在家里带孩子,不用上班。我对于回来上班倒没觉得那么痛苦,反倒觉得上班比在家里带孩子还轻松些。在家的时候忙得脚不沾地,上了班反正一开始还没什么正经事,闲的很,有时间写写email了。
生完孩子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我要是能发一笔横财就好了!
以前我不是跟你抱怨中国眼下的作家们都财迷心窍,两只眼睛只盯在钱上么,生了孩子之后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新的看法。现在又想起王海鸰的《大校的女儿》,对王海鸰不那么鄙视了。我记得《大校的女儿》里有一段写主人公生了孩子之后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没有稳定的收入,孩子饿着,可是妈妈没钱给儿子买饼干。就在那个当口,主人公接了一份临时的活儿干,好像是写一个话剧剧本。她自己心里想无论如何一定得成功,她太需要那笔稿费了。我自己生了孩子之后非常能理解王海鸰当时的心理,我现在觉得如果我是她,我肯定也会“堕落”到她那样只管出书赚钱,不追求写作水平的地步。不过,我多半还没人家那个本事呢。只动动嘴皮子批评别人的写作水平太次是一回事,真要自己写出那么次的书来还能卖钱那是另一回事。我所体会到的是,对于一个妈妈来讲别的都不管,最重要的肯定是给宝宝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其它的那些精神追求在生存压力的威逼下肯定都得退居二线。要是孩子饿得整天哭,妈妈还能做到不肯摧眉折腰事稿费,高标准严要求的朝红楼梦那水平努力,那肯定不是一个妈妈,多半是个冷酷的精神变态。
我坐月子的时候三天两头发烧,孩儿他爹老是得请假在家。我那会儿就想,要是我们俩有一个人丢了工作,那房贷肯定就供不起了,宝宝刚一生下来就得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那可真是造孽呀。要是我们俩都丢了工作,那干脆一家人就净等着喝西北风吧,真沦落到那个地步,连“悲惨”这俩字是怎么写的肯定都想不起来了。看着宝宝跟自己受罪,那一刀一刀的零碎折磨真不如一根绳子吊死算了来得干脆。所以一定要发一笔横财!有了钱,解除掉工作的束缚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心里不用时时刻刻都感到危机潜伏的折磨了。
还有就是生孩子以前没觉得自己的人生呆板,一天一天那么过下来,虽然没有激情,但也算安逸舒适,可是现在回头看看,觉得自己活得真失败。我不希望宝宝将来长成我这样,我希望他的人生比我的丰富多彩,至少不要象我这样上学上到了三十多,结果没长成啥人才,反把自己弄成了个呆子,生活刻板,没有一点色彩和一丝欢畅的气息。我现在觉得自己就象一个称砣一样沉重,不只是体重象称砣,心理也象称砣,有一种沉闷、挣扎着想飞可是发现自己没有翅膀的感觉,很无奈很苦闷。
----------------------------
别的新妈有类似的感觉么?还是说只有我一个人比较变态?
星期四, 四月 08, 2010
这个实在是太可爱了,一定要存档!

Mum? Can you come and get me down now?

I'm not coming out. You'll have to come in and get me.

Kung Fu Panda...bring it on!

On the count of three.... lift!

Does this log make my butt look fat?
Betcha can't see me.....

Oops! Slight miscalculation.

You go. I'll just stay here and rest my head a little bit.

It wasn't me! I didn't steal this bamboo shoot! It was just sitting here, I swear it!

I'll give you 2 seconds to get off me or I'm calling Mom.

Pardon me but do you have a napkin?

Darn paparazzi! Could we have a little privacy please?

Dear Martha Stewart: I have this brown stain on my nice, white, fluffy butt...

Shhhh! I'm reviewing...

I cannot believe that I'm stuck in this tree again.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me?

I'm sure there's a way out somewhere. I saw an ant go this way yesterday.

Forgive me Father, for I have sinned...

Pandas looking for lost earrings....

Absolutely nothing accomplished. The perfect day for a panda...
杂七乱八
我在豆瓣上搜敛了241部动画片,大部分是国产的,我小时候看的《阿凡提的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之类,准备将来给豆豆(我们给闺女取的小名:))洗脑。请冬瓜同学帮我从国内买了DVD寄过来,功能强大的冬瓜agent居然找到了其中的211部!然后就有了下面这些感慨:
----------------------
冬瓜:
我发现,
比当当更强大的是卓越
比卓越更强大的是淘宝
比淘宝更强大的是电驴
比电驴更强大的是土豆
比土豆更强大的是豆瓣
所以你的动画片从高级到低级依次是:DVD,压缩DVD,VCD,自制刻盘(RMVB,FLV),豆瓣我看。。。
不过,通过这次动画片搜捕行动,我也找到了一些小时候看过后来再也没看过的动画片,比如小不点儿~~~
----------------------
格格巫:
比豆瓣更强大的是老同志们的记忆!
GR同学特别提到一部他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唐吉诃德》,西班牙语翻译过来的,说是特别好看,这么多年了一直惦记着,可就是没找着过,豆瓣上也没有......
----------------------
冬瓜:这个我看过。。。
格格巫:啊?这个你啥时候看过?你跟GR可是隔着俩代沟呢......
冬瓜:我记得我看的好像是台湾人配音,觉得特傻。反正我看过!而且淘宝就有,15块钱39集全套。。
格格巫:啊?真的?!那你帮给囤积一套吧。多谢多谢!你上古巴缺啥,袜子、驱蚊剂、电熨斗、巧克力、面包......可以点名让GR空运!
冬瓜:空运个MSN过去吧,这个那儿没有。。。
----------------------
冬瓜:
我发现,
比当当更强大的是卓越
比卓越更强大的是淘宝
比淘宝更强大的是电驴
比电驴更强大的是土豆
比土豆更强大的是豆瓣
所以你的动画片从高级到低级依次是:DVD,压缩DVD,VCD,自制刻盘(RMVB,FLV),豆瓣我看。。。
不过,通过这次动画片搜捕行动,我也找到了一些小时候看过后来再也没看过的动画片,比如小不点儿~~~
----------------------
格格巫:
比豆瓣更强大的是老同志们的记忆!
GR同学特别提到一部他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唐吉诃德》,西班牙语翻译过来的,说是特别好看,这么多年了一直惦记着,可就是没找着过,豆瓣上也没有......
----------------------
冬瓜:这个我看过。。。
格格巫:啊?这个你啥时候看过?你跟GR可是隔着俩代沟呢......
冬瓜:我记得我看的好像是台湾人配音,觉得特傻。反正我看过!而且淘宝就有,15块钱39集全套。。
格格巫:啊?真的?!那你帮给囤积一套吧。多谢多谢!你上古巴缺啥,袜子、驱蚊剂、电熨斗、巧克力、面包......可以点名让GR空运!
冬瓜:空运个MSN过去吧,这个那儿没有。。。
星期五, 三月 12, 2010
星期二, 二月 23, 2010
星期二, 二月 16, 2010
How Can You Tell When People Have Had Enough Snow?
星期四, 二月 11, 2010
星期五, 十月 30, 2009
GR损人语录 (4)
前几天GR在Picasa的相册里加了几张照片,有三张是我的,一张是一个小老虎玩具的。昨天下了班回家后GR说,“我今天又去看了一下那几张照片,发现Picasa在那里乱搞,怎么都给照片加宽了?你的脸在照片上看起来都横着了。后来我又回去看了一下小老虎的那张照片,发现好奇怪!―――怎么Picasa加宽照片还有选择的?小老虎的照片没有加宽,只加宽了你的…… 你说这是怎么搞的?”
我不知道Picasa是怎么搞的,我就知道我快被他给气吐血了!GR现在损人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明了。
我不知道Picasa是怎么搞的,我就知道我快被他给气吐血了!GR现在损人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明了。
星期二, 十月 27, 2009
三十年海东,三十年海西
今年三月份的《The Economist》封面是“How China sees the world”,当时看了觉得画这个漫画的人也算是绝了。封面上有字体很小的一句话对Steinburg表示道歉(不太记得清原文是怎么说的了),当时还纳闷为啥要向这个叫Steinburg的人道歉。今天因为别的机缘诂苟了"Economist magazine cover",结果发现了三十年前《The New Yorker》的封面(1976年,同样是3月)。那个没有标题,就叫它“How New Yorker sees the world”吧,漫画的作者正是Steinburg。这两幅漫画放在一起,真是完美地诠释了“三十年海东,三十年海西”!


P.S. 对《The Economist》的漫画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考虑淘点儿The Economist first-ever monthly wall calender存着。据某伪收藏家称,将来这本挂历一定会成为珍贵的历史文件,该伪收藏家已经决定腾出一间屋子来专门存放抢购的挂历了。如果哪位童鞋收集有5分钱的毛主席像章,热诚欢迎和此伪收藏家互通有无。具体联系方式在这个贴子下面留言就好了。


P.S. 对《The Economist》的漫画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考虑淘点儿The Economist first-ever monthly wall calender存着。据某伪收藏家称,将来这本挂历一定会成为珍贵的历史文件,该伪收藏家已经决定腾出一间屋子来专门存放抢购的挂历了。如果哪位童鞋收集有5分钱的毛主席像章,热诚欢迎和此伪收藏家互通有无。具体联系方式在这个贴子下面留言就好了。
星期四, 十月 15, 2009
生命不息,挖洞不止
“克莱登学院伪监生进修报告”新窟落成典礼!
呵呵,还没有报告呢,就是先报告一下。BTW,我这个“报告”是抄袭Jack那个"When everybody is somebody, nobody is anybody"的主意。
呵呵,还没有报告呢,就是先报告一下。BTW,我这个“报告”是抄袭Jack那个"When everybody is somebody, nobody is anybody"的主意。
星期二, 十月 06, 2009
我也写情书
LP经常给我寄国内风行的畅销书过来,真是知我者LP呀!最近寄的四本是《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野火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三本都是龙应台的作品。
每次LP寄了书来,我唯一的回报就是给她写读书报告。从我回美国之后,LP寄来的书大概有二十本左右了,可是我越看越失望。不知道是我自己有问题,还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对当代的中文作品并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决定把最近一次读书报告贴出来,请大家指点迷津。因为本来写的是“情书”,不是准备贴到public domain来讨论的,所以里面是一副大放厥词,很不谦虚的样子,但是贴出来的时候还是决定不做修改了,因为虽然这里面语气不当,但是是我的真实想法。来这里的人大多比我的阅读面广,如果有人发现了珍珠,或是觉得我的阅读的确有问题,我在这里非常真心地请大家不吝赐教。
------------------------
LP,
好久没有给你写情书了,上来先肉麻一下。:)
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正在读《野火集》。前三本书的读书报告可以三句话概括了。
《明朝那些事儿》---觉得作者被河蟹了,怎么越到后来越说教了呢?结局远没有开头的几本头脑冷静、立场客观了。还是太年青呀!他自己还觉得自己象个老头子了呢,我觉得他这点儿定力、道行差远了。还要继续修炼......
《孩子你慢慢来》---远没有你的实验报告好看!什么《底笛》呀、《高完》呀也远没有小语的“真他妈的硬”搞笑。龙应台他们家的那俩原材料和咱闺女比起来差远了。
《亲爱的安德烈》---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挺惊艳的,人家那么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等见识,了得呀!后来看到龙应台说他们哥俩是现代王子,十几岁的年纪已经跑遍了半个地球,老爹是德国的经济学家,老妈是中国的社会观察家,这样的起跑线比别人超出地球直径那么远去,当然见识不一个水平啦。想通了这一点,其他的也就没啥了。在安德烈那个年纪,和平安乐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还没有学会世故,多半都是真诚直率的。他和老妈交流的态度我并不觉得很稀奇,我妈要是有龙应台的水平和气度,我也能做到安德烈那样坦诚。当然啦,我晓得你现在肯定正心里吹法螺呢。嘿嘿。我现在不仅修炼的贫嘴工夫一流,自恋的水平也不低呀。
总体来说,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功底一般。她怎么说也是英文系毕业的博士,读她的文章除了《野火集》里面表现出来的一点胆识以外,没觉得她文采如何。她除了《野火集》还有啥别的扎实点的东西么?
你是不是觉得我现在都眼高于顶了,谁也看不上呀。:(
冬梅
------------------------
嗯,真的好久没有收到你的情书了呢。
《明朝那些事儿》——我的感觉和你一样,有点儿痛心。不过我不觉得原因是被河蟹,而是作者已经被名利所惑,心浮气躁了。
龙应台的书——底笛等词汇,是台湾腔的表现。我觉得龙应台对孩子的观察很细腻呀!我是站在一个当妈的立场上共鸣的。哈,你,你就欣赏小语那种市井粗话么:)
《亲爱的安德烈》——哎,我也很羡慕人家的孩子有这等条件,小小年纪见多识广。和老妈交流的态度更是让我羡慕,所以你别用“要是我妈...”这种词汇造句,哈,咱不是没碰上这种妈么。
总的来说,我看龙应台的书没有注重于文字功底,而是喜欢她的思想和风格。你不能因为人家的文字功底不够入你老人家的法眼而否定人家的思想吧。咦你为什么不喜欢张爱玲呢?那个文字功底可没的说啊,人家把你最心爱的红楼梦,读得如自家日记一般熟,“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词就会自己蹦出来。”
我开始狡辩了,受你的影响,开始贫了,哈哈
没有觉得你眼高于顶,你的角度本来比我高嘛。社会就是要在批判中进步的哟
------------------------
即使是龙应台对孩子的观察我也没觉得细腻到什么了不起的高度。我看过好些妈妈的blog,对自己孩子的描写比龙应台的水平只好不差。我觉得小语那个也不算市井粗话,而是强烈的反差造成的搞笑效果。孩子的思维和行动还没有象我们成人一样被模式化了,所以经常有很多出乎大人意料的行为和语言,只要是一个爱孩子,肯用心观察的人,用不着什么深刻的思想就能达到《孩子你慢慢来》那种水平。关键是,自己家里得有好的原材料,就象咱闺女那样的。:)
张爱玲的语言能力是很好,我也觉得王朔的语言能力绝对算得上是天才。但是,张爱玲的世界观太灰暗了,我这么阳光的人受不了她那种整天冷冰冰、一副全天下没有一个好人的样子。王朔也是,看他的书觉得自己就是在被扭曲。当然写作本来就是要表达作者真正的内心感受,张爱玲和王朔的人生决定了他们的写作风格,人家也真实而才华横溢地表达了,可是当不着别人不认同呀。就像吃东西一样,水煮鱼多好吃的东西呀,有一段时间听说北京每条街上都有一家沸腾鱼香一类的馆子,可你当不住人家不爱吃辣的人就是不待见这一口呀。我觉得王朔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就像大麻一样,虽然我没吸过毒,但是毒品据说吸的时候都感觉特爽,可是等清醒过来很不舒服。张爱玲嘛,有点象鸦片烟枪。那是国粹呀,要多精致有多精致,金的玉的,雕花的反绘的,样样是艺术品。可是说到底也就是一个观赏价值,要真得拿鸦片烟枪当了真,那就把自己害了。所以,这两个人虽然是天才,语言文字能力了得,可是我精神这么健康的人就是喜欢不起来。钱钟书是另一例。才学满腹,就是太刻薄。这样的人还不如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可爱呢,当然是在我看来。
我奇怪的主要是,要是《野火集》、《亲爱地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这三本书就代表了龙应台的真实水平,那她怎么这么风行起来的?就因为《野火集》?那我觉得国人的要求还真低呀......
河蟹是有很多种方式的,被名利所惑是和平演变的河蟹方式的结果。不一定非得要党他老人家亲自操刀,指其项背,逼着他就范。名利蛊惑一下,让敌人打心眼里跟着你干革命那是最高境界呀。当然这样的河蟹是社会大环境的作用。
这也是新时期河蟹手段的特点呀。不记得我上次跟你说,现在的中文作家都被出版商业化给害了么?有生活经历,有思想的,没那个文字水平,象毕淑敏一类的,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搞得我们这些读者干着急。有文字水平的,象艾米之类的,都太嫩,没生活经历,思想的深刻程度就更别提了,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是个小资报告。有生活经历,有点思想,文字也还通顺的,象王海鸰之类的,人家都忙着挣大钱呢,尽挑些个不疼不痒,不触及敏感话题,没有河蟹危险的三八话题在那里煮面条,煮呀煮的,面都糟在汤里了,可是只要能挣钱,谁管这汤稀烂成个什么德行呢?可惜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么风起云涌的时代,竟没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真是中国的一大损失呀!要叫我说,如果王海鸰把她写七大姑八大姨那些劲头拿来写她去老山前线的见闻,只用这一本书就比她现在著作等身的那些什么《离婚》呀、《结婚》呀、《牵手》呀的都有分量多了。要是艾米这样的小资青年有民工的生活经历,她的作品不敢说能追得上老舍,超个茅盾啥的我看问题不大。可惜,艾米也就是温室里的一朵花,你不让人家情呀爱呀的,还能让人家插到牛粪上去扛大包不成?龙应台倒是有扛大包的力气,可惜,她也就真是个扛大包的材料,你要让她把这个大包扛成个《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啥的,她也没那个底气呀。
也许,也许,也许那些有底气、有思想、有文采的人都还没有被河蟹,都充分认识到了被河蟹的危险性,他们都深深地隐藏在波涛汹涌的出版界底层,那里没有追名逐利,那里没有被一个浪尖抛到了天际之后化成泡沫被冲到岸边搁浅的危险,那里没有易拉罐、塑料瓶、烂菜叶子这些垃圾在周围跟着起哄,那里是一个孕育珍珠的地方,但是要经历长久的寂寞,不断打磨的痛苦。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是让珍珠就那么藏着吧,我们这些在岸上干着急的渔民们有耐心一直等到珍珠长成了再露面的那一天,只要告诉我们真的有这些珍珠的存在......
真的有么?我不断地期望着,可是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每次LP寄了书来,我唯一的回报就是给她写读书报告。从我回美国之后,LP寄来的书大概有二十本左右了,可是我越看越失望。不知道是我自己有问题,还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对当代的中文作品并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决定把最近一次读书报告贴出来,请大家指点迷津。因为本来写的是“情书”,不是准备贴到public domain来讨论的,所以里面是一副大放厥词,很不谦虚的样子,但是贴出来的时候还是决定不做修改了,因为虽然这里面语气不当,但是是我的真实想法。来这里的人大多比我的阅读面广,如果有人发现了珍珠,或是觉得我的阅读的确有问题,我在这里非常真心地请大家不吝赐教。
------------------------
LP,
好久没有给你写情书了,上来先肉麻一下。:)
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正在读《野火集》。前三本书的读书报告可以三句话概括了。
《明朝那些事儿》---觉得作者被河蟹了,怎么越到后来越说教了呢?结局远没有开头的几本头脑冷静、立场客观了。还是太年青呀!他自己还觉得自己象个老头子了呢,我觉得他这点儿定力、道行差远了。还要继续修炼......
《孩子你慢慢来》---远没有你的实验报告好看!什么《底笛》呀、《高完》呀也远没有小语的“真他妈的硬”搞笑。龙应台他们家的那俩原材料和咱闺女比起来差远了。
《亲爱的安德烈》---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挺惊艳的,人家那么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等见识,了得呀!后来看到龙应台说他们哥俩是现代王子,十几岁的年纪已经跑遍了半个地球,老爹是德国的经济学家,老妈是中国的社会观察家,这样的起跑线比别人超出地球直径那么远去,当然见识不一个水平啦。想通了这一点,其他的也就没啥了。在安德烈那个年纪,和平安乐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还没有学会世故,多半都是真诚直率的。他和老妈交流的态度我并不觉得很稀奇,我妈要是有龙应台的水平和气度,我也能做到安德烈那样坦诚。当然啦,我晓得你现在肯定正心里吹法螺呢。嘿嘿。我现在不仅修炼的贫嘴工夫一流,自恋的水平也不低呀。
总体来说,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功底一般。她怎么说也是英文系毕业的博士,读她的文章除了《野火集》里面表现出来的一点胆识以外,没觉得她文采如何。她除了《野火集》还有啥别的扎实点的东西么?
你是不是觉得我现在都眼高于顶了,谁也看不上呀。:(
冬梅
------------------------
嗯,真的好久没有收到你的情书了呢。
《明朝那些事儿》——我的感觉和你一样,有点儿痛心。不过我不觉得原因是被河蟹,而是作者已经被名利所惑,心浮气躁了。
龙应台的书——底笛等词汇,是台湾腔的表现。我觉得龙应台对孩子的观察很细腻呀!我是站在一个当妈的立场上共鸣的。哈,你,你就欣赏小语那种市井粗话么:)
《亲爱的安德烈》——哎,我也很羡慕人家的孩子有这等条件,小小年纪见多识广。和老妈交流的态度更是让我羡慕,所以你别用“要是我妈...”这种词汇造句,哈,咱不是没碰上这种妈么。
总的来说,我看龙应台的书没有注重于文字功底,而是喜欢她的思想和风格。你不能因为人家的文字功底不够入你老人家的法眼而否定人家的思想吧。咦你为什么不喜欢张爱玲呢?那个文字功底可没的说啊,人家把你最心爱的红楼梦,读得如自家日记一般熟,“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词就会自己蹦出来。”
我开始狡辩了,受你的影响,开始贫了,哈哈
没有觉得你眼高于顶,你的角度本来比我高嘛。社会就是要在批判中进步的哟
------------------------
即使是龙应台对孩子的观察我也没觉得细腻到什么了不起的高度。我看过好些妈妈的blog,对自己孩子的描写比龙应台的水平只好不差。我觉得小语那个也不算市井粗话,而是强烈的反差造成的搞笑效果。孩子的思维和行动还没有象我们成人一样被模式化了,所以经常有很多出乎大人意料的行为和语言,只要是一个爱孩子,肯用心观察的人,用不着什么深刻的思想就能达到《孩子你慢慢来》那种水平。关键是,自己家里得有好的原材料,就象咱闺女那样的。:)
张爱玲的语言能力是很好,我也觉得王朔的语言能力绝对算得上是天才。但是,张爱玲的世界观太灰暗了,我这么阳光的人受不了她那种整天冷冰冰、一副全天下没有一个好人的样子。王朔也是,看他的书觉得自己就是在被扭曲。当然写作本来就是要表达作者真正的内心感受,张爱玲和王朔的人生决定了他们的写作风格,人家也真实而才华横溢地表达了,可是当不着别人不认同呀。就像吃东西一样,水煮鱼多好吃的东西呀,有一段时间听说北京每条街上都有一家沸腾鱼香一类的馆子,可你当不住人家不爱吃辣的人就是不待见这一口呀。我觉得王朔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就像大麻一样,虽然我没吸过毒,但是毒品据说吸的时候都感觉特爽,可是等清醒过来很不舒服。张爱玲嘛,有点象鸦片烟枪。那是国粹呀,要多精致有多精致,金的玉的,雕花的反绘的,样样是艺术品。可是说到底也就是一个观赏价值,要真得拿鸦片烟枪当了真,那就把自己害了。所以,这两个人虽然是天才,语言文字能力了得,可是我精神这么健康的人就是喜欢不起来。钱钟书是另一例。才学满腹,就是太刻薄。这样的人还不如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可爱呢,当然是在我看来。
我奇怪的主要是,要是《野火集》、《亲爱地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这三本书就代表了龙应台的真实水平,那她怎么这么风行起来的?就因为《野火集》?那我觉得国人的要求还真低呀......
河蟹是有很多种方式的,被名利所惑是和平演变的河蟹方式的结果。不一定非得要党他老人家亲自操刀,指其项背,逼着他就范。名利蛊惑一下,让敌人打心眼里跟着你干革命那是最高境界呀。当然这样的河蟹是社会大环境的作用。
这也是新时期河蟹手段的特点呀。不记得我上次跟你说,现在的中文作家都被出版商业化给害了么?有生活经历,有思想的,没那个文字水平,象毕淑敏一类的,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搞得我们这些读者干着急。有文字水平的,象艾米之类的,都太嫩,没生活经历,思想的深刻程度就更别提了,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是个小资报告。有生活经历,有点思想,文字也还通顺的,象王海鸰之类的,人家都忙着挣大钱呢,尽挑些个不疼不痒,不触及敏感话题,没有河蟹危险的三八话题在那里煮面条,煮呀煮的,面都糟在汤里了,可是只要能挣钱,谁管这汤稀烂成个什么德行呢?可惜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么风起云涌的时代,竟没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真是中国的一大损失呀!要叫我说,如果王海鸰把她写七大姑八大姨那些劲头拿来写她去老山前线的见闻,只用这一本书就比她现在著作等身的那些什么《离婚》呀、《结婚》呀、《牵手》呀的都有分量多了。要是艾米这样的小资青年有民工的生活经历,她的作品不敢说能追得上老舍,超个茅盾啥的我看问题不大。可惜,艾米也就是温室里的一朵花,你不让人家情呀爱呀的,还能让人家插到牛粪上去扛大包不成?龙应台倒是有扛大包的力气,可惜,她也就真是个扛大包的材料,你要让她把这个大包扛成个《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啥的,她也没那个底气呀。
也许,也许,也许那些有底气、有思想、有文采的人都还没有被河蟹,都充分认识到了被河蟹的危险性,他们都深深地隐藏在波涛汹涌的出版界底层,那里没有追名逐利,那里没有被一个浪尖抛到了天际之后化成泡沫被冲到岸边搁浅的危险,那里没有易拉罐、塑料瓶、烂菜叶子这些垃圾在周围跟着起哄,那里是一个孕育珍珠的地方,但是要经历长久的寂寞,不断打磨的痛苦。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是让珍珠就那么藏着吧,我们这些在岸上干着急的渔民们有耐心一直等到珍珠长成了再露面的那一天,只要告诉我们真的有这些珍珠的存在......
真的有么?我不断地期望着,可是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