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十二月 02, 2005
一点花絮
这个还是用中文写吧。:) 给我安排的时间在早晨9:00-9:30。我到游泳池的时候看见满池子的MM呀,一个男生也没有。四条泳道的游泳池里有十个左右MM在“拼搏”。:) 大部分都是Master students。整个游泳馆里只有一个GG/DD(?),还没有穿泳衣(in T shirt and short),是游泳池的life guard。我估计他肯定挺喜欢他的这份差事的。这么多的泳装MM,颇有几个身材不错的。这位GG/DD今天一定大饱眼福了。呵呵。
report on swim for malaria
I did my swim in early morning today and finished 1km in 25 minutes. I wanted to register 2km, but the organizer said she has trouble to reserve so much time just for me, since around 100 staff and students are swimming on Friday. I have to finish my swim within 45 minutes. So I decided to go for 1km.
I got strong support from Jack, Wisher, and colleagues at LSHTM. There are two sponsorships from school colleagues that I especially want to thank for, Neal Alexandra from Colombia and Joanna Schellenberg from Tanzania, both are colleagues based overseas. I never met Joanna in person and only met Neal once at the group retreat in early Sep this year. With suppor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 feel so strong that I could swim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
I finally raised £205 and $200. It tripled my expectation. My target was £100. Jack counts all my sponsorship in US! :) You are the most, probably the only as well, generous and caring pirate in the world and in history!! :))
I got strong support from Jack, Wisher, and colleagues at LSHTM. There are two sponsorships from school colleagues that I especially want to thank for, Neal Alexandra from Colombia and Joanna Schellenberg from Tanzania, both are colleagues based overseas. I never met Joanna in person and only met Neal once at the group retreat in early Sep this year. With suppor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 feel so strong that I could swim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
I finally raised £205 and $200. It tripled my expectation. My target was £100. Jack counts all my sponsorship in US! :) You are the most, probably the only as well, generous and caring pirate in the world and in history!! :))
星期三, 十一月 30, 2005
梦
昨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LP带我下乡去(去河南的计划是LP帮我联系的,也许是这个梦的缘由吧)。我们俩先是骑了一辆自行车,LP带着我(记忆中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我带她的),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开始自己骑一辆车。再后来,我被人撞倒了,爬起来看时,自行车的前车轮没有了。LP说前面正好有个修车的,我们去那里买个轮子好了。梦里面的事情是论不得逻辑的,我自然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又不知怎么搞的,把车抗到修车摊的时候发现两个车轮都没有了,我就抗着个空架子。LP说还是再买一辆旧车吧,比买两个轮子要划算。我没有异议,都听她的。LP问你想买辆多少钱的车。我一点主意也没有,多年没有回国了,不知道一辆旧车该值多少钱。我就说,“你看着办吧,只要你觉得合适就行。”LP和车摊的摊主讨价还价了半天之后定下一辆150块钱的车。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带人民币,我问LP:“英镑行吗?”摊主说不要英镑,只收人民币。我掏光了自己的钱包,美元、英镑、银行卡、信用卡,一大堆,可是一分钱人民币也没有。LP不耐烦了,说还要赶到乡下去教课,不能陪着我耗在这里,要先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修车摊子那想办法。我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那里很难过,一点法子也没有。想着我一个人什么都没有,怎么到得了乡下去?别说去乡下了,家也回不了了。想着想着就醒了,梦还记得清清楚楚。
星期四, 十一月 24, 2005
Thanksgiving in London.........
没有心情干活,一到学校就上了MSN。
杨炯早早地就上网了(EST 6:00AM),告诉我说Baltimore下雪了。
北京时间19:48,袁露发email来通告宝宝的出生。
下午去余华的blog逛了一圈,<<灵魂饭>>让我难受了半天。想起在美国的第一个Thanksgiving是在Denice家过的。一家人浩浩荡荡,五个兄弟姐妹,N个nephew / niece,生母继父。我是唯一的非家庭成员。那次没有吃到灵魂饭。不知道Denice现在过得还好吗。她当初的心愿是接待一个非洲去的留学生,可是那一年没有,于是学校把我这个也算第三世界来的留学生塞给了她充数。从加纳回来后曾想和Denice联系,可是懒得用英文长篇大论地再把journey log重复一遍,于是作罢。
EST 9:00AM在MSN上遇到Eric。问我在这边怎么过Thanksgiving,答曰“no plan。”也许去看The phantom of opera可以算是一点计划吧,但是跟Thanksgiving也没啥关系。Eric说The phantom of opera is a good one, but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with any logic. 我的脑壳已经受了太多的科学思维训练,对非逻辑性的东西理解能力很差了。It is going to be a challenge.
无聊到了极点,去逛买卖提,改版之后的买卖提可真难看,和新浪一个风格了。整个版面充斥了无聊新闻,要找点有意思的东西得费半天劲!
......
Thanksgiving没有到来的时候没有预料到过这个美国的节日会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象在中国过中秋节孤身在外的感觉一样。Damn it!从今后又多上了一个紧箍咒。
杨炯早早地就上网了(EST 6:00AM),告诉我说Baltimore下雪了。
北京时间19:48,袁露发email来通告宝宝的出生。
下午去余华的blog逛了一圈,<<灵魂饭>>让我难受了半天。想起在美国的第一个Thanksgiving是在Denice家过的。一家人浩浩荡荡,五个兄弟姐妹,N个nephew / niece,生母继父。我是唯一的非家庭成员。那次没有吃到灵魂饭。不知道Denice现在过得还好吗。她当初的心愿是接待一个非洲去的留学生,可是那一年没有,于是学校把我这个也算第三世界来的留学生塞给了她充数。从加纳回来后曾想和Denice联系,可是懒得用英文长篇大论地再把journey log重复一遍,于是作罢。
EST 9:00AM在MSN上遇到Eric。问我在这边怎么过Thanksgiving,答曰“no plan。”也许去看The phantom of opera可以算是一点计划吧,但是跟Thanksgiving也没啥关系。Eric说The phantom of opera is a good one, but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with any logic. 我的脑壳已经受了太多的科学思维训练,对非逻辑性的东西理解能力很差了。It is going to be a challenge.
无聊到了极点,去逛买卖提,改版之后的买卖提可真难看,和新浪一个风格了。整个版面充斥了无聊新闻,要找点有意思的东西得费半天劲!
......
Thanksgiving没有到来的时候没有预料到过这个美国的节日会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象在中国过中秋节孤身在外的感觉一样。Damn it!从今后又多上了一个紧箍咒。
星期三, 十一月 23, 2005
I am going to Henan in December.
早晨给爱源汇(a NGO in Beijing to help HIV/AIDS orphans in HeNan)打了电话。寒假计划要成行了! 很喜欢胡佳的声音,很真诚。盼着去认识这些人。
不知道寒假的见闻是不是方便放到网上来。即使不能的话,也会敲进电脑里。有兴趣了解河南的人们给我发email吧,我会很高兴把在中国的行记寄给大家。去非洲的行记更多的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一种经历,但是去河南的行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的情况。多一个人关心,就多一分希望!
不知道寒假的见闻是不是方便放到网上来。即使不能的话,也会敲进电脑里。有兴趣了解河南的人们给我发email吧,我会很高兴把在中国的行记寄给大家。去非洲的行记更多的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一种经历,但是去河南的行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的情况。多一个人关心,就多一分希望!
星期六, 十一月 19, 2005
My new hair style! :))
我把头发染了!!! :))))))
照片放在MSN Space上了。去年几乎也是这个时间我生平第一次烫了头发。好像我一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就容易在头发上干些出格的事出来,明年这时候不知道会有什么新花样。:P 去年烫了头发之后,大咪回家的时候,我在黑洞洞的楼道上对她说,“I did sth wild on my hair!”大咪说“你把头剃光了?”我说“差不多!but it is the opposite!”头发烫完了之后,实在是可怕。一个头两个大,象yahoo的广告一样。害得我不带帽子不敢出门。第一个星期的时候系里的人都问我是不是感冒了,怎么在屋里也不把帽子摘了。后来,胖子和老叶圣诞节的时候见到我,都很“鄙视”我的勇敢尝试,狠狠地打击了我对fashion萌生的一点点兴趣。两个人硬是把我押去China town把那些卷都剪了。呵呵。现在这两个家伙是够不着我了,再嫌我的头发难看也没折了。:P
照片放在MSN Space上了。去年几乎也是这个时间我生平第一次烫了头发。好像我一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就容易在头发上干些出格的事出来,明年这时候不知道会有什么新花样。:P 去年烫了头发之后,大咪回家的时候,我在黑洞洞的楼道上对她说,“I did sth wild on my hair!”大咪说“你把头剃光了?”我说“差不多!but it is the opposite!”头发烫完了之后,实在是可怕。一个头两个大,象yahoo的广告一样。害得我不带帽子不敢出门。第一个星期的时候系里的人都问我是不是感冒了,怎么在屋里也不把帽子摘了。后来,胖子和老叶圣诞节的时候见到我,都很“鄙视”我的勇敢尝试,狠狠地打击了我对fashion萌生的一点点兴趣。两个人硬是把我押去China town把那些卷都剪了。呵呵。现在这两个家伙是够不着我了,再嫌我的头发难看也没折了。:P
星期五, 十一月 18, 2005
so frustrated!
昨天写完Trip to Ghana之后兴冲冲地发给爸妈。本来得意洋洋地等着老妈夸奖呢,结果今天给老妈打电话被批评了。:((((((((((((((((( 老妈说,“你写的这些事倒是挺新鲜的,就是写得那么别扭。说话丢三落四,语序前后颠倒,一句话要读三遍才觉得有点中文的意思,而且好多有意思的事写得一点也不俏皮。怎么退步成这样了?”
大哭!!!!!!!!!!!再不回国,中文都不会说了,老妈也不要我了。
大哭!!!!!!!!!!!再不回国,中文都不会说了,老妈也不要我了。
星期四, 十一月 17, 2005
Trip to Ghana (12)
16 Oct. 2005 Accra -----> London
我们从加纳回伦敦的飞机是晚上9点的,所以在Accra有一整天的时间。Anna告诉我说离我们住的旅馆不到10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市场,如果我没有什么别的安排的话,我们可以从旅馆Check out之后去那里逛逛。我一听大喜过望。非洲对于我来说有两点是最吸引人的,一是这里的野生动物,我原本是学生态的,上大学的时候就梦想着要去非洲作animal behavior research,后来虽然转行了,可是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初衷不改;第二就是非洲的文化,非洲有古老的历史,文化也极有特色。我来加纳之前就盼着能有机会让我去多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带些纪念品回伦敦。可是这次出差行程安排地满满当当,有机会逛街的时候又都是在偏远的地区,压根儿就没见到过纪念品的影子,倒是满眼都是made in China。这会儿Anna说要去逛街,怎么能不让我兴奋?!
我们从旅馆Check out的时候我又换了30英镑,是48万CD。Anna一听我为逛街换了这么多钱,惊讶地下巴都要掉了,说30英镑可以拉一车纪念品回来了。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探春央求宝玉出门时给她带些整竹根抠成的小碗儿,泥垛的炉灶,......宝玉说不值什么,给小厮们一吊钱,管保拉一车回来。这下儿我听Anna这么一说,可是心里面乐开了花,决定一定要去拉一车回来。于是我们俩个兴冲冲地就朝market出发了。
进market之前Anna提醒我说,在这里买东西不要心急,慢慢地讨价还价,她通常以出价三分之一的价钱就能买下一件商品。我一听,这下儿可歇菜了,我最不擅长的就是bargain。通常都是需要的东西多贵也买,没兴趣的多便宜也不要,几乎没在市场里练过嘴皮子。今儿个看来是要被人狠宰了。于是我抱着准备好了去牺牲的精神踏进了市场。这个market就是一个在路边搭起来的一排简易的棚子,但是因为离几家星级hotel比较近,占了有利地势,来这里的老外很多,所以越来越兴隆,规模也慢慢扩大,在这附近是很有名气的。进到市场之后,就看见满眼里都是各种木雕、贝壳贴的版画、锡制的小动物、竹子的乐器、牛羊皮的背包、beads串成的各种首饰、...... 真是玲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我进了这样一个market简直就像阿里巴巴进了四十大盗的山洞一样,见什么想拿什么,拿起这个来,又觉得那个好,换了那一个又舍不得丢了这一个,......这下心想,幸好换了30镑钱,要不然肯定不够花的;接着又一想,幸好只换了30镑钱,要不然就是换了100镑也都会花在这儿,拉了三大车回去,怎么回伦敦呀?!:)
Anyway,摩拳擦掌地开始shopping。第一个选中的是两个面具,黑呼呼的,很原始的线条,准备送一个给Brian。他那么爱halloween party,这个面具他一定用得上的,硬着头皮跟人讨价还价,最后以每个面具2英镑的价钱成交了。Anna庆祝我做成了第一笔交易,offer了她的那个大口袋给我装买下来的纪念品。作成了第一笔买卖之后,我立刻喜欢上了这里的气氛。这儿的卖主几乎都是这些纪念品的制作者,他们给出价格的时候一点push买主的意思也没有,很有些你喜欢就买,不喜欢自然有别的识货的人来。但是也给买主很大的空间压价,东西卖出去了他们也很高兴。我喜欢这样的气氛,一点不让人觉得自己讨价还价是在robbing,心里知道他们既然肯卖,那就一定是不亏的。把这些东西卖给我这样一个好说话的人,他们一定也省了不少力气。而我把价钱换算成英镑以后又觉得太值了,哪怕不讨价还价也亏不了。没有了bargain的压力,完全开始以一种enjoy the game的心态在这里逛市场可太爽了。就这样我们在market里逛了两个多小时,我把48万CD花得只剩下8万CD了。Anna提醒我说买了这么多东西,我的行李箱一定是装不下的了,把剩下的钱留下来去买个编织袋吧。我一想她说的有道理,于是赶紧打住。我们俩个人叮呤咣啷地拎着我的大包小包往回走。回到旅馆之后委托旅馆的人去帮我买一个编织袋。没想到竟花了10英镑!太宰人了吧!但是没有办法,不把这些东西理好上不了飞机,知道自己被宰也只好任由他们去了。更加可恨的是,编织袋拿回来一看还是made in China的。真想跟旅馆的人说这样一个破袋子在中国10块钱人民币我都不要!在加纳竟然要卖到10英镑?!可是我不想让这个破袋子毁了我一天shopping的好心情,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去算这笔冤枉帐了。又被旅馆宰了一回!我在加纳的经历99%都很愉快,唯独旅馆总是让我很不爽!太可恶了,旅馆真是顶顶黑的奸商!
还记得要交代西厢关于鳄鱼的疑问。我在market里逛皮货的时候看到一个手包是用一条完整的baby鳄鱼做成的。小鳄鱼的头和尾巴都还留在包上,只是掏空了内脏,留下鳄鱼皮。我去Paga看野生鳄鱼的时候很为那只做诱饵的鸡可怜,可是那时候没有想到过鳄鱼会有比鸡更悲惨的命运。如果让我在两者之间选择的话,我宁愿作那只鸡,而不是鳄鱼。也在市场里见到有象牙制品,好在象牙的制品不是很多,只是偶有所见。想来也许对大象的捕杀在非洲已经有比较好的控制了吧。
我们从加纳回伦敦的飞机是晚上9点的,所以在Accra有一整天的时间。Anna告诉我说离我们住的旅馆不到10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市场,如果我没有什么别的安排的话,我们可以从旅馆Check out之后去那里逛逛。我一听大喜过望。非洲对于我来说有两点是最吸引人的,一是这里的野生动物,我原本是学生态的,上大学的时候就梦想着要去非洲作animal behavior research,后来虽然转行了,可是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初衷不改;第二就是非洲的文化,非洲有古老的历史,文化也极有特色。我来加纳之前就盼着能有机会让我去多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带些纪念品回伦敦。可是这次出差行程安排地满满当当,有机会逛街的时候又都是在偏远的地区,压根儿就没见到过纪念品的影子,倒是满眼都是made in China。这会儿Anna说要去逛街,怎么能不让我兴奋?!
我们从旅馆Check out的时候我又换了30英镑,是48万CD。Anna一听我为逛街换了这么多钱,惊讶地下巴都要掉了,说30英镑可以拉一车纪念品回来了。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探春央求宝玉出门时给她带些整竹根抠成的小碗儿,泥垛的炉灶,......宝玉说不值什么,给小厮们一吊钱,管保拉一车回来。这下儿我听Anna这么一说,可是心里面乐开了花,决定一定要去拉一车回来。于是我们俩个兴冲冲地就朝market出发了。
进market之前Anna提醒我说,在这里买东西不要心急,慢慢地讨价还价,她通常以出价三分之一的价钱就能买下一件商品。我一听,这下儿可歇菜了,我最不擅长的就是bargain。通常都是需要的东西多贵也买,没兴趣的多便宜也不要,几乎没在市场里练过嘴皮子。今儿个看来是要被人狠宰了。于是我抱着准备好了去牺牲的精神踏进了市场。这个market就是一个在路边搭起来的一排简易的棚子,但是因为离几家星级hotel比较近,占了有利地势,来这里的老外很多,所以越来越兴隆,规模也慢慢扩大,在这附近是很有名气的。进到市场之后,就看见满眼里都是各种木雕、贝壳贴的版画、锡制的小动物、竹子的乐器、牛羊皮的背包、beads串成的各种首饰、...... 真是玲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我进了这样一个market简直就像阿里巴巴进了四十大盗的山洞一样,见什么想拿什么,拿起这个来,又觉得那个好,换了那一个又舍不得丢了这一个,......这下心想,幸好换了30镑钱,要不然肯定不够花的;接着又一想,幸好只换了30镑钱,要不然就是换了100镑也都会花在这儿,拉了三大车回去,怎么回伦敦呀?!:)
Anyway,摩拳擦掌地开始shopping。第一个选中的是两个面具,黑呼呼的,很原始的线条,准备送一个给Brian。他那么爱halloween party,这个面具他一定用得上的,硬着头皮跟人讨价还价,最后以每个面具2英镑的价钱成交了。Anna庆祝我做成了第一笔交易,offer了她的那个大口袋给我装买下来的纪念品。作成了第一笔买卖之后,我立刻喜欢上了这里的气氛。这儿的卖主几乎都是这些纪念品的制作者,他们给出价格的时候一点push买主的意思也没有,很有些你喜欢就买,不喜欢自然有别的识货的人来。但是也给买主很大的空间压价,东西卖出去了他们也很高兴。我喜欢这样的气氛,一点不让人觉得自己讨价还价是在robbing,心里知道他们既然肯卖,那就一定是不亏的。把这些东西卖给我这样一个好说话的人,他们一定也省了不少力气。而我把价钱换算成英镑以后又觉得太值了,哪怕不讨价还价也亏不了。没有了bargain的压力,完全开始以一种enjoy the game的心态在这里逛市场可太爽了。就这样我们在market里逛了两个多小时,我把48万CD花得只剩下8万CD了。Anna提醒我说买了这么多东西,我的行李箱一定是装不下的了,把剩下的钱留下来去买个编织袋吧。我一想她说的有道理,于是赶紧打住。我们俩个人叮呤咣啷地拎着我的大包小包往回走。回到旅馆之后委托旅馆的人去帮我买一个编织袋。没想到竟花了10英镑!太宰人了吧!但是没有办法,不把这些东西理好上不了飞机,知道自己被宰也只好任由他们去了。更加可恨的是,编织袋拿回来一看还是made in China的。真想跟旅馆的人说这样一个破袋子在中国10块钱人民币我都不要!在加纳竟然要卖到10英镑?!可是我不想让这个破袋子毁了我一天shopping的好心情,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去算这笔冤枉帐了。又被旅馆宰了一回!我在加纳的经历99%都很愉快,唯独旅馆总是让我很不爽!太可恶了,旅馆真是顶顶黑的奸商!
还记得要交代西厢关于鳄鱼的疑问。我在market里逛皮货的时候看到一个手包是用一条完整的baby鳄鱼做成的。小鳄鱼的头和尾巴都还留在包上,只是掏空了内脏,留下鳄鱼皮。我去Paga看野生鳄鱼的时候很为那只做诱饵的鸡可怜,可是那时候没有想到过鳄鱼会有比鸡更悲惨的命运。如果让我在两者之间选择的话,我宁愿作那只鸡,而不是鳄鱼。也在市场里见到有象牙制品,好在象牙的制品不是很多,只是偶有所见。想来也许对大象的捕杀在非洲已经有比较好的控制了吧。
Trip to Ghana (11)
15 Oct. 2005 Kintampo -----> Accra
我和Anna出发去Accra。因为Margaret & Christine's advisor,Daniel,正好今天从伦敦飞来Accra,明天赶来Kintampo,所以Kintampo health research center决定派一辆车去接Daniel。我和Anna决定搭顺路车去Accra。一整天都在路上开车,无事可记。唯一值得写的一点东西是Anna和司机在路上的对话。Anna曾经在卡迈隆的野生动物园工作过三年半,对非洲的灵长类以及蛇类是很熟悉的。她和司机两个人一路就在聊他们各自和毒蛇打交到的经历,听得我毛骨悚然。搞不懂这两个神人是怎么一次又一次幸运地从毒蛇的牙齿下溜掉的,如果不是他们两个吹牛的话,就是我一定遇到了小概率事件。这种情况的P Value < 0.000001 我都是信的。Anna酷爱野生动物,6月份的时候刚刚把头发剃光了给她在卡迈隆工作过的野生动物园征集捐款。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已经是8月了,那时她的头发已经长得很有型了,如果不说,是看不出来那是从光头长起来的,上了路我才知道。Anna得意地跟我说,她最后共征集到1680英镑的捐款,看来还是有很多人想看到她光头的样子的。:)
我和Anna出发去Accra。因为Margaret & Christine's advisor,Daniel,正好今天从伦敦飞来Accra,明天赶来Kintampo,所以Kintampo health research center决定派一辆车去接Daniel。我和Anna决定搭顺路车去Accra。一整天都在路上开车,无事可记。唯一值得写的一点东西是Anna和司机在路上的对话。Anna曾经在卡迈隆的野生动物园工作过三年半,对非洲的灵长类以及蛇类是很熟悉的。她和司机两个人一路就在聊他们各自和毒蛇打交到的经历,听得我毛骨悚然。搞不懂这两个神人是怎么一次又一次幸运地从毒蛇的牙齿下溜掉的,如果不是他们两个吹牛的话,就是我一定遇到了小概率事件。这种情况的P Value < 0.000001 我都是信的。Anna酷爱野生动物,6月份的时候刚刚把头发剃光了给她在卡迈隆工作过的野生动物园征集捐款。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已经是8月了,那时她的头发已经长得很有型了,如果不说,是看不出来那是从光头长起来的,上了路我才知道。Anna得意地跟我说,她最后共征集到1680英镑的捐款,看来还是有很多人想看到她光头的样子的。:)
Trip to Ghana (10)
14 Oct. 2005 Navrongo -----> Kintampo
我从Navrongo出发去Kintampo和Anna回合。Anna不放心我一个人坐public transportation,走之前特意嘱咐Christine,如果我去Kintampo的时候能够安排一辆project vehicle送我过去那就最好了。其实我觉得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大可不必让Anna象带小孩子出门一样,时时处处为我操心。虽然来非洲是第一次,但是一个人旅行的经验也还算丰富,common sense总还是有的。从Navrongo到Kintampo只有5个小时的车程,中间也不用转车,我一个人走应该没有问题。但是,Anna是个负责的人,既然出发前Brian (GAM director)特意嘱托她照顾我,她总觉得我一路上的安全就是她的责任了。
Anna只比我大四岁,但是却比我成熟的多。很多时候我会犯一些无心的错误,显得很幼稚。比方说,我们出发前要填一份risk assessment,就是列举一下出差的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Anna讲给我她在埃塞俄比亚时一次换外汇的经历。她在一家旅馆中兑换英镑,结果换了假钞。埃塞俄比亚的法律是只要抓到用假钞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先关进监狱。Anna的假钞被发现之后,也没能幸免。尤其是当时她是在机场被“抓获”的,正要出关从埃塞俄比亚回英国,这可就更严重了,“畏罪潜逃”呀!Anna和海关的人解释她的假钞是从旅馆里换来的,自己并不知晓,她可以出示她在那家旅馆住宿的证明,但是海关的官员没有兴趣跟她罗嗦,准备把她送到监狱里去先关起来,调查清楚了再放出来也不迟。万幸的是当时送她回国的人是个埃塞俄比亚人,而且那人也和Anna一起换了假钞,同时被抓。不过她的朋友在埃塞俄比亚大概是个人物,海关的人不得不卖他的面子,这样Anna也就沾了朋友的光,一起放行了。我听了她这样的经历第一反应是,让他们抓起来也挺好玩儿的,正好去看看埃塞俄比亚的监狱是什么样子的,反正等他们弄清楚了还得把你放出来。Anna听了我这些话,一幅哭笑不得的样子。她委婉地说,如果自己真的被关进监狱里了,且不说别的,就是监狱中的传染病也足够把她永久地留在那里了。我当时尴尬极了,觉得自己听起来可真够愚蠢的。类似的“笑话”还有一些。上路前我都想,Anna一定觉得自己这次带了个大累赘,麻烦大了。:P
言归正传,因为Anna的嘱托,Christine真的找了一辆project vehicle送我去Kintampo。我坐着一个人的专车上路了。我不是一个善擅长和陌生人聊天的人,而我遇到的这个司机英语也不是很好,他一定觉得和我交谈也是件苦差事。于是我们谈了不到十句话之后就“休战”了,安安静静地一路开到了Kintampo。坐在这样的一辆车上是很尴尬的。为了送我一个人去Kintampo,这个司机今天要在路上开十个小时。我心里是很过意不去的。自己开过长途,晓得十个小时开下来是很辛苦的。如果车上有个人可以聊聊天,时间还会过得快些,可是遇上了我这样一个坐车的人,有我比没有我还累。到Kintampo的时候是下午2点,我请送我来的司机去吃午饭,司机是个很朴实的老实人,他谢绝了,说要赶着回去。于是我买了一堆吃的堆在车上,还有一大瓶水。他笑着对我说,他不喝那么多水,本地人习惯了这里炎热的气候,不象我们一样离开了水瓶子就活不了。他一定是看到我在车上不停地喝水,一瓶1.5升的水,一上午就让我喝完了。而喝下去的水都变成了汗出出来,上厕所都免了。在非洲的两个星期里,人就象浸在盐水里一样,我的皮肤一直都腌地又痒又疼,老象是有小虫子在咬,衣服脱下来,上面印着盐花。:) 而当地人一整天地坐在大太阳底下摆摊、叫卖,也没见他们喝水的。不得不感叹黑人适应干旱的能力。
司机把我送到Kintampo之后回去了。我找到Anna之后,她带我去Health research center的dinning hall。令人叫绝的是,这里的dinning hall起名叫Pentagon。差点儿没把我的肚皮笑破。不过,为了表示对Kintampo人的尊敬,我还是摆出了一幅一本正经的样子在Pentagon里中规中矩地用了午餐。
下午的时候我一个人去到market买吃的。Kintampo看起来就象一个大的truck parking lot。这里是一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长途汽车通常都在这里停留一下,做休整。Kintampo的一大街景就是沿街道两旁从town的这头到town的那头排成了长龙的trolly。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在Kintampo修一个parking lot,却让车都停在路上。晚上回去问过Anna之后晓得,原来是这里的居民乐见其成。现在这样一个停法,每辆车交的钱都给了沿街的居民。如果修了parking lot之后,车就不会停在路边了,停车的费用就会交给市政府,绝大部分就会被贪污掉。所以每次有人提议修建正式的停车场时,总是无法通过。但是这样的状况却也带来了严重的恶果,混乱的停车已经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车祸,也有不小数目的当地人死于这些车祸。不知道Kintampo的这种局面还会维持多久。
下午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警察叔叔(虽然按年龄算起来,他肯定是DD,但是从小就习惯了警察叔叔的称谓,长大了之后也改不了了。:P)于是上去搭讪。有一个在海地的警察朋友知道我要来加纳时,让我帮忙收集加纳的警服照片。这还是我到加纳9天以来见到的第一个警察,虽然不是个蟀蝈,但是好歹总算逮着一个,赶紧拍完了交差了事。再说,不记得从那里读来的了,据说人的相貌5岁以前是由上帝决定的,那个时候每个baby都是个天使,人见人爱,没有大差别的;10-30岁人的相貌是由爸妈决定的,遗传所致,长得帅不帅不是自己的错;40岁以后人的相貌是由一个人的内心、性格、修养所致了,再讨人嫌,就要好好检讨检讨了。算起来这个警察叔叔还在爸妈决定相貌的阶段,不够帅也是可以原谅的。罗嗦了这么多,一定要讲明这个叔叔不帅是有原因的。我说过了自己是个不擅长和陌生人聊天的人,所以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没有罗嗦啥家常里短,天气好不好,吃了饭没有之类的废话。我问这个“叔叔”可不可以让我拍张照片,就见这位“叔叔”立刻眼冒金光,一幅满脸兴奋的样子。我心想这下惨了,这位“叔叔”一定误解了我的初衷,以为我是个满大街找帅哥flirt的MM,今儿个看中他了。虽然这位警察叔叔的反应让我不是很有安全感,但是既然已经开了头,也无路可退了,硬着头皮上吧。拍照是没有问题的,警察叔叔也很是配合,我要拍帽徽、肩章、领花、皮带扣环,一律摆好了姿势给我拍个够。可是拍完之后麻烦就来了。
“叔叔”问我说,“Are you a Chinese?”
"Yes."
"Could you take me to China?" (他倒也直接了当,比我一点不逊色!)
"Why do you want to go to China?"
"I want to make money."
"You don't think you can make good money here?"
"No, there is no money here."
"Why do you think you would make good money in China?"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now." (Well, I am flattered for that.)
"I am sorry. I am not going to China. I work in London."
"Oh, great! That's better. Could you bring me to London?"
"I am sorry. I am not a UK citizen. I work there. I don't think I can bring you to London."
"What are you here for?"
"I am visiting the health research center in town."
"Do you have a mobile phone?"
"Sorry, I don't. I am only here for today and leaving tomorrow."
......
Thank goodness! 就在我快招架不住的时候,我们走到了Kintampo Hospital。我要去那里找Anna,于是匆匆和警察叔叔告别,溜之大吉了。到了hospital之后松了一大口气,心里想这下儿回去一定要让海地的那个朋友好好补偿我为了拍这几张照片所受的折磨。好么,差点儿没把自己给倒贴出去。
我从Navrongo出发去Kintampo和Anna回合。Anna不放心我一个人坐public transportation,走之前特意嘱咐Christine,如果我去Kintampo的时候能够安排一辆project vehicle送我过去那就最好了。其实我觉得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大可不必让Anna象带小孩子出门一样,时时处处为我操心。虽然来非洲是第一次,但是一个人旅行的经验也还算丰富,common sense总还是有的。从Navrongo到Kintampo只有5个小时的车程,中间也不用转车,我一个人走应该没有问题。但是,Anna是个负责的人,既然出发前Brian (GAM director)特意嘱托她照顾我,她总觉得我一路上的安全就是她的责任了。
Anna只比我大四岁,但是却比我成熟的多。很多时候我会犯一些无心的错误,显得很幼稚。比方说,我们出发前要填一份risk assessment,就是列举一下出差的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Anna讲给我她在埃塞俄比亚时一次换外汇的经历。她在一家旅馆中兑换英镑,结果换了假钞。埃塞俄比亚的法律是只要抓到用假钞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先关进监狱。Anna的假钞被发现之后,也没能幸免。尤其是当时她是在机场被“抓获”的,正要出关从埃塞俄比亚回英国,这可就更严重了,“畏罪潜逃”呀!Anna和海关的人解释她的假钞是从旅馆里换来的,自己并不知晓,她可以出示她在那家旅馆住宿的证明,但是海关的官员没有兴趣跟她罗嗦,准备把她送到监狱里去先关起来,调查清楚了再放出来也不迟。万幸的是当时送她回国的人是个埃塞俄比亚人,而且那人也和Anna一起换了假钞,同时被抓。不过她的朋友在埃塞俄比亚大概是个人物,海关的人不得不卖他的面子,这样Anna也就沾了朋友的光,一起放行了。我听了她这样的经历第一反应是,让他们抓起来也挺好玩儿的,正好去看看埃塞俄比亚的监狱是什么样子的,反正等他们弄清楚了还得把你放出来。Anna听了我这些话,一幅哭笑不得的样子。她委婉地说,如果自己真的被关进监狱里了,且不说别的,就是监狱中的传染病也足够把她永久地留在那里了。我当时尴尬极了,觉得自己听起来可真够愚蠢的。类似的“笑话”还有一些。上路前我都想,Anna一定觉得自己这次带了个大累赘,麻烦大了。:P
言归正传,因为Anna的嘱托,Christine真的找了一辆project vehicle送我去Kintampo。我坐着一个人的专车上路了。我不是一个善擅长和陌生人聊天的人,而我遇到的这个司机英语也不是很好,他一定觉得和我交谈也是件苦差事。于是我们谈了不到十句话之后就“休战”了,安安静静地一路开到了Kintampo。坐在这样的一辆车上是很尴尬的。为了送我一个人去Kintampo,这个司机今天要在路上开十个小时。我心里是很过意不去的。自己开过长途,晓得十个小时开下来是很辛苦的。如果车上有个人可以聊聊天,时间还会过得快些,可是遇上了我这样一个坐车的人,有我比没有我还累。到Kintampo的时候是下午2点,我请送我来的司机去吃午饭,司机是个很朴实的老实人,他谢绝了,说要赶着回去。于是我买了一堆吃的堆在车上,还有一大瓶水。他笑着对我说,他不喝那么多水,本地人习惯了这里炎热的气候,不象我们一样离开了水瓶子就活不了。他一定是看到我在车上不停地喝水,一瓶1.5升的水,一上午就让我喝完了。而喝下去的水都变成了汗出出来,上厕所都免了。在非洲的两个星期里,人就象浸在盐水里一样,我的皮肤一直都腌地又痒又疼,老象是有小虫子在咬,衣服脱下来,上面印着盐花。:) 而当地人一整天地坐在大太阳底下摆摊、叫卖,也没见他们喝水的。不得不感叹黑人适应干旱的能力。
司机把我送到Kintampo之后回去了。我找到Anna之后,她带我去Health research center的dinning hall。令人叫绝的是,这里的dinning hall起名叫Pentagon。差点儿没把我的肚皮笑破。不过,为了表示对Kintampo人的尊敬,我还是摆出了一幅一本正经的样子在Pentagon里中规中矩地用了午餐。
下午的时候我一个人去到market买吃的。Kintampo看起来就象一个大的truck parking lot。这里是一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长途汽车通常都在这里停留一下,做休整。Kintampo的一大街景就是沿街道两旁从town的这头到town的那头排成了长龙的trolly。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在Kintampo修一个parking lot,却让车都停在路上。晚上回去问过Anna之后晓得,原来是这里的居民乐见其成。现在这样一个停法,每辆车交的钱都给了沿街的居民。如果修了parking lot之后,车就不会停在路边了,停车的费用就会交给市政府,绝大部分就会被贪污掉。所以每次有人提议修建正式的停车场时,总是无法通过。但是这样的状况却也带来了严重的恶果,混乱的停车已经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车祸,也有不小数目的当地人死于这些车祸。不知道Kintampo的这种局面还会维持多久。
下午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警察叔叔(虽然按年龄算起来,他肯定是DD,但是从小就习惯了警察叔叔的称谓,长大了之后也改不了了。:P)于是上去搭讪。有一个在海地的警察朋友知道我要来加纳时,让我帮忙收集加纳的警服照片。这还是我到加纳9天以来见到的第一个警察,虽然不是个蟀蝈,但是好歹总算逮着一个,赶紧拍完了交差了事。再说,不记得从那里读来的了,据说人的相貌5岁以前是由上帝决定的,那个时候每个baby都是个天使,人见人爱,没有大差别的;10-30岁人的相貌是由爸妈决定的,遗传所致,长得帅不帅不是自己的错;40岁以后人的相貌是由一个人的内心、性格、修养所致了,再讨人嫌,就要好好检讨检讨了。算起来这个警察叔叔还在爸妈决定相貌的阶段,不够帅也是可以原谅的。罗嗦了这么多,一定要讲明这个叔叔不帅是有原因的。我说过了自己是个不擅长和陌生人聊天的人,所以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没有罗嗦啥家常里短,天气好不好,吃了饭没有之类的废话。我问这个“叔叔”可不可以让我拍张照片,就见这位“叔叔”立刻眼冒金光,一幅满脸兴奋的样子。我心想这下惨了,这位“叔叔”一定误解了我的初衷,以为我是个满大街找帅哥flirt的MM,今儿个看中他了。虽然这位警察叔叔的反应让我不是很有安全感,但是既然已经开了头,也无路可退了,硬着头皮上吧。拍照是没有问题的,警察叔叔也很是配合,我要拍帽徽、肩章、领花、皮带扣环,一律摆好了姿势给我拍个够。可是拍完之后麻烦就来了。
“叔叔”问我说,“Are you a Chinese?”
"Yes."
"Could you take me to China?" (他倒也直接了当,比我一点不逊色!)
"Why do you want to go to China?"
"I want to make money."
"You don't think you can make good money here?"
"No, there is no money here."
"Why do you think you would make good money in China?"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now." (Well, I am flattered for that.)
"I am sorry. I am not going to China. I work in London."
"Oh, great! That's better. Could you bring me to London?"
"I am sorry. I am not a UK citizen. I work there. I don't think I can bring you to London."
"What are you here for?"
"I am visiting the health research center in town."
"Do you have a mobile phone?"
"Sorry, I don't. I am only here for today and leaving tomorrow."
......
Thank goodness! 就在我快招架不住的时候,我们走到了Kintampo Hospital。我要去那里找Anna,于是匆匆和警察叔叔告别,溜之大吉了。到了hospital之后松了一大口气,心里想这下儿回去一定要让海地的那个朋友好好补偿我为了拍这几张照片所受的折磨。好么,差点儿没把自己给倒贴出去。
星期一, 十月 31, 2005
Trip to Ghana (9)
13 Oct. 2005 Navrongo
Christine's computer is crashed! We didn't continue our work today. 我在Navrongo只工作了半天。Christine五个月大的baby boy,Alex,上个月得了疟疾,一直都没有好呢,这两天又发烧了。所以Christine上班的时候,如果baby的情况不大好她会回去看看。今天我也跟着凑热闹去看Alex。小baby很漂亮,大大的眼睛,很乖。抱在怀里软乎乎的,一点都不哭不闹。Alex老想摘我的眼镜玩,Christine不得不不停地阻止他的这一危险行动。Alex的爸爸在Dullas, Texas工作,Christine每年和他聚会一到两次。自从结婚起就如此,已经六年了。Admire!
下午去Paga看sacred crocodiles。Paga据说建于1670年,当时建Paga的部落以鳄鱼为图腾。后来老族长死了,他的儿子(Paniogo)在首领争夺战中失利,被新的首领追杀。在逃亡的途中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Paniogo在绝望中向河里的鳄鱼求助,并许诺鳄鱼:他和他的追随者将永远不伤害、捕杀鳄鱼。河里的鳄鱼於是用尾巴激烈地拍打河水,分出一条水路让Paniogo逃离了敌人的追捕。Paniogo后来在离那条河不远的地方建立了新的领地,并从此确立了鳄鱼在部落中的神圣地位。据说Paga的鳄鱼从没有伤过那里的居民,人们和鳄鱼和平相处。现在鳄鱼更是成了Paga百姓的衣食父母,因为鳄鱼是这里很重要的旅游资源。到加纳的旅游者很多都慕名而来参观这里的鳄鱼。
我去Paga之前想象之中以为去看鳄鱼就象在动物园里一样,哪里知道完全是另一种体验!我们到Paga之后顺着路标开车到了一个crocodiles pond。池塘完全是开放的,边上丝毫没有栏杆或是其它的标志告诉我们从哪里开始是危险地带。当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Paga的鳄鱼有很好的credit,从来不伤人,所以那的人觉得没有必要做任何标志,或是加什么防护措施。我们一直走到了池塘的边上。从池塘边上望过去只看得到几支荷花,还有一根象树枝一样的东西漂在水面上。Christine说那很有可能就是鳄鱼的头。於是我拼命挣大了眼镜朝那根树枝望,看得我的眼镜都疼了,盯了半天也不见它动一动。当然,鳄鱼是很安静的,可以一动不动地在一个地方呆很久,就象块石头一样,所以很多到水边饮水的动物才会看错了,变成了鳄鱼的美餐。但是池塘边的当地人告诉我们那个不是鳄鱼,如果我们想看鳄鱼的话,花10000CD买一只鸡就可以看到。Christine不想让我失望,於是我们决定听从当地人的建议。不一会儿一只可怜的鸡就被拎了来,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开始吹一种怪异的口哨,我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时候,就看到一只鳄鱼噌噌地从池塘边的草丛中蹿了出来,我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离我们不到五米了。这时候Christine已经叫了出来,而我之所以显得比她镇定完全是因为迟钝的缘故,等我想起来害怕的时候只觉得浑身发冷,顾不得screaming了。这时候那个拎着鸡的小伙子开始朝鳄鱼走去,在离鳄鱼很近的地方放了那只鸡,我几乎没有听到鸡的叫声就见它已经进了鳄鱼的牙缝了。鳄鱼三下五除二把那只鸡干掉之后,我以为“节目”就算完了。NO!还有更让我目瞪口呆的!只见那个喂鳄鱼的小伙子绕到了鳄鱼的背后,拎起了它的尾巴,对我说:“do you want to take a picture?”我反应了5秒钟才手忙脚乱地搞定第一张照片。这时候那个小伙子看出来我误解了他的意思又重复了一遍:“I mean do you want to take a picture with the crocodile?” ( 这段空
格代表我当时的思维状况。)我对那个加纳人给予我的信任无比感激,但是我用自己0.000000000001%还能够思考的那一部分大脑想了一想,决定还是不要充这个好汉了。很有可能我是这个鳄鱼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它也许熟悉了黑色的面孔,但亚洲人对於它来说绝对是新鲜事物。万一它对黄皮肤发生兴趣,不要说别的,只要嗅上一嗅就能立刻把我吓瘫在那里。於是我很没有骨气地说:“No, no, thank you! I already got enough!”然后那个小伙子就扔下鳄鱼的尾巴来和我们结账。鳄鱼一动不动的扒在离我们五米远的地方看着我们做金钱交易。幸好它老人家对於纸币一点兴趣也没有,这时候只要它显示出丝毫的兴趣朝我们靠近,我一定会仍了钱包撒丫子就跑!幸运的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平安地走回到了车上。在车里面坐下来之后我才重新又有了热的感觉。事隔两个多星期,我重新回忆那一天的情景时,还是忍不住不寒而栗。
Tour guide上说Paga还有一个slave camp,也是我很想去的。但是因为和Christine同行,我不知道她会如何感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还是决定放弃了。从1840年到1870年间,Pikworo slave camp中每天都关押着不下200名黑奴,随时准备运往Salaga的奴隶市场。Pikworo slave camp里面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囚犯们吃饭时用的碗,是在石头上刻成一排的洞。在slave camp的另一边是给囚犯们跳舞的地方,这并不是为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而是为了要这些奴隶保释强壮的体魄,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Slave camp的外面就是墓地,埋葬着逃跑失败的奴隶。他们所受的死刑是把手脚捆绑起来,缚在太阳直接照射的一块大石头上活活烤死。
我到加纳之后的感受是绝大多数非洲人是很温和的,对人非常友好热情。不能想象当时的殖民者怎么能下得了狠心对这么友好的人民如此残暴。而更加让我觉得难以理解的是非洲人对白人的宽容,我感受不到历史对非洲人待人接物态度的影响。虽然电视里会播放<<根>>这一类的电视剧,可是在生活中,非洲人对待白人还是象接待客人一样。每次加纳人把我当做白人的时候,我都会刻意地纠正他们,“No, I am not white, I am yellow!”因为我觉得在这里被人误认为白人对于我来说是一件耻辱的事。而另一方面,加纳人对自己的独立是很自豪的。我们在Accra的时候,坐的第一辆出租车的司机知道这是我第一次来加纳时,对我说:“You are welcome! This is a nice country. We are freemen.”我想从这句话里还是可以体会得到殖民统治对非洲的影响,但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非洲人选择了宽容。在这一点上,非洲人是令我尊敬的。
Christine's computer is crashed! We didn't continue our work today. 我在Navrongo只工作了半天。Christine五个月大的baby boy,Alex,上个月得了疟疾,一直都没有好呢,这两天又发烧了。所以Christine上班的时候,如果baby的情况不大好她会回去看看。今天我也跟着凑热闹去看Alex。小baby很漂亮,大大的眼睛,很乖。抱在怀里软乎乎的,一点都不哭不闹。Alex老想摘我的眼镜玩,Christine不得不不停地阻止他的这一危险行动。Alex的爸爸在Dullas, Texas工作,Christine每年和他聚会一到两次。自从结婚起就如此,已经六年了。Admire!
下午去Paga看sacred crocodiles。Paga据说建于1670年,当时建Paga的部落以鳄鱼为图腾。后来老族长死了,他的儿子(Paniogo)在首领争夺战中失利,被新的首领追杀。在逃亡的途中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Paniogo在绝望中向河里的鳄鱼求助,并许诺鳄鱼:他和他的追随者将永远不伤害、捕杀鳄鱼。河里的鳄鱼於是用尾巴激烈地拍打河水,分出一条水路让Paniogo逃离了敌人的追捕。Paniogo后来在离那条河不远的地方建立了新的领地,并从此确立了鳄鱼在部落中的神圣地位。据说Paga的鳄鱼从没有伤过那里的居民,人们和鳄鱼和平相处。现在鳄鱼更是成了Paga百姓的衣食父母,因为鳄鱼是这里很重要的旅游资源。到加纳的旅游者很多都慕名而来参观这里的鳄鱼。
我去Paga之前想象之中以为去看鳄鱼就象在动物园里一样,哪里知道完全是另一种体验!我们到Paga之后顺着路标开车到了一个crocodiles pond。池塘完全是开放的,边上丝毫没有栏杆或是其它的标志告诉我们从哪里开始是危险地带。当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Paga的鳄鱼有很好的credit,从来不伤人,所以那的人觉得没有必要做任何标志,或是加什么防护措施。我们一直走到了池塘的边上。从池塘边上望过去只看得到几支荷花,还有一根象树枝一样的东西漂在水面上。Christine说那很有可能就是鳄鱼的头。於是我拼命挣大了眼镜朝那根树枝望,看得我的眼镜都疼了,盯了半天也不见它动一动。当然,鳄鱼是很安静的,可以一动不动地在一个地方呆很久,就象块石头一样,所以很多到水边饮水的动物才会看错了,变成了鳄鱼的美餐。但是池塘边的当地人告诉我们那个不是鳄鱼,如果我们想看鳄鱼的话,花10000CD买一只鸡就可以看到。Christine不想让我失望,於是我们决定听从当地人的建议。不一会儿一只可怜的鸡就被拎了来,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开始吹一种怪异的口哨,我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时候,就看到一只鳄鱼噌噌地从池塘边的草丛中蹿了出来,我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离我们不到五米了。这时候Christine已经叫了出来,而我之所以显得比她镇定完全是因为迟钝的缘故,等我想起来害怕的时候只觉得浑身发冷,顾不得screaming了。这时候那个拎着鸡的小伙子开始朝鳄鱼走去,在离鳄鱼很近的地方放了那只鸡,我几乎没有听到鸡的叫声就见它已经进了鳄鱼的牙缝了。鳄鱼三下五除二把那只鸡干掉之后,我以为“节目”就算完了。NO!还有更让我目瞪口呆的!只见那个喂鳄鱼的小伙子绕到了鳄鱼的背后,拎起了它的尾巴,对我说:“do you want to take a picture?”我反应了5秒钟才手忙脚乱地搞定第一张照片。这时候那个小伙子看出来我误解了他的意思又重复了一遍:“I mean do you want to take a picture with the crocodile?” ( 这段空
格代表我当时的思维状况。)我对那个加纳人给予我的信任无比感激,但是我用自己0.000000000001%还能够思考的那一部分大脑想了一想,决定还是不要充这个好汉了。很有可能我是这个鳄鱼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它也许熟悉了黑色的面孔,但亚洲人对於它来说绝对是新鲜事物。万一它对黄皮肤发生兴趣,不要说别的,只要嗅上一嗅就能立刻把我吓瘫在那里。於是我很没有骨气地说:“No, no, thank you! I already got enough!”然后那个小伙子就扔下鳄鱼的尾巴来和我们结账。鳄鱼一动不动的扒在离我们五米远的地方看着我们做金钱交易。幸好它老人家对於纸币一点兴趣也没有,这时候只要它显示出丝毫的兴趣朝我们靠近,我一定会仍了钱包撒丫子就跑!幸运的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平安地走回到了车上。在车里面坐下来之后我才重新又有了热的感觉。事隔两个多星期,我重新回忆那一天的情景时,还是忍不住不寒而栗。
Tour guide上说Paga还有一个slave camp,也是我很想去的。但是因为和Christine同行,我不知道她会如何感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还是决定放弃了。从1840年到1870年间,Pikworo slave camp中每天都关押着不下200名黑奴,随时准备运往Salaga的奴隶市场。Pikworo slave camp里面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囚犯们吃饭时用的碗,是在石头上刻成一排的洞。在slave camp的另一边是给囚犯们跳舞的地方,这并不是为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而是为了要这些奴隶保释强壮的体魄,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Slave camp的外面就是墓地,埋葬着逃跑失败的奴隶。他们所受的死刑是把手脚捆绑起来,缚在太阳直接照射的一块大石头上活活烤死。
我到加纳之后的感受是绝大多数非洲人是很温和的,对人非常友好热情。不能想象当时的殖民者怎么能下得了狠心对这么友好的人民如此残暴。而更加让我觉得难以理解的是非洲人对白人的宽容,我感受不到历史对非洲人待人接物态度的影响。虽然电视里会播放<<根>>这一类的电视剧,可是在生活中,非洲人对待白人还是象接待客人一样。每次加纳人把我当做白人的时候,我都会刻意地纠正他们,“No, I am not white, I am yellow!”因为我觉得在这里被人误认为白人对于我来说是一件耻辱的事。而另一方面,加纳人对自己的独立是很自豪的。我们在Accra的时候,坐的第一辆出租车的司机知道这是我第一次来加纳时,对我说:“You are welcome! This is a nice country. We are freemen.”我想从这句话里还是可以体会得到殖民统治对非洲的影响,但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非洲人选择了宽容。在这一点上,非洲人是令我尊敬的。
星期日, 十月 30, 2005
The modern way to make dumpling wraps!! :)))))))
星期五, 十月 28, 2005
Trip to Ghana (8)
12 Oct. 2005 Navrongo
早晨7:00AM起床。Anna自己搭车去Kintampo了,留下我一个人在Navrongo。上午工作了半天就把Christine现有的analysis plan搞定了(Jack又得说了,大老远的把个统计学家搬运过去也不好好使唤使唤!)。
午饭打了一场功坚战!我点了一个African dish叫做Beef grandnut soap konkonet的。是一碗汤里底上铺了一层象年糕一样的东西,上面飘了牛肉。从昨天开始牙疼,而且有一点口腔溃疡,很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的缘故。到了加纳之后我们几乎没有吃过蔬菜。一方面在加纳,人们普遍的意识是好的、贵的饭菜都应该是肉类,蔬菜是上不得台面的。我们一天到晚在旅馆里吃饭,几乎没有点蔬菜的机会。另一方面,尊医嘱,到了加纳之后不敢吃沙拉一类的东西,因为生的食物是很容易引起腹泻的。这样一来,旅馆里唯一可以点的蔬菜也被ban掉了。:((((((( ( 我回伦敦之后,第一天就上街去买了一堆蔬菜回家,凉拌黄瓜、尖椒土豆丝、豪油生菜、西红柿炒鸡蛋做了一大桌!可算是解了蔬菜的馋瘾了。:P) 不过奇怪的是,按说桔子、菠萝之类都是维生素很丰富的水果,为什么竟一点帮助也没有,难道是我吃的不够?下次再去的时候做个试验,看看多吃水果会不会有所帮助。扯远了,午饭还没说完呢。我一边牙疼,一边艰难地咀嚼着年糕和牛肉,觉得自己真是点了一个考验意志的午餐!嚼了半天之后也没克化动多少,用行话来说就是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20分钟之后决定放弃了。
下午去explore the town。Navrongo很小,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这头总共只用了一个小时。一路上走来,孩子们不停地对我说“Good afternoon!”我觉得自己在这一个小时里说过的“Good afternoon!”比我在美国八年间说过的所有“Good afternoon!”加起来都要多。回到guest house又是一身汗!照镜子一看,自己成关公了。:) 红彤彤的吓人。午饭没吃饱,下午又出去走了这一趟,到4:00PM的时候开始饿得难受。我跟自己开玩笑说,到非洲来还真的体会到了饥饿,也算是和非洲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了吧。:) 想到晚饭又可能会象午饭一样痛苦,连期待的心情也没有了。望梅止渴亦不得矣!为了节省能量躺到床上去休息。5:30PM的时候guest house manager来告诉我晚饭准备好了。跑去一看竟是plantain做的,立刻食欲大振!我不记得自己点的什么菜了,African dish有很多也和中国菜一样,从名字上看不出来内容的,象龙虎斗之类,我猜没点过这个菜的老外给他十个脑袋也不会想到是蛇肉炒猫肉。我到了非洲也一样了,如果不是西餐就只好凭感觉,看着哪个菜名顺眼就点哪个,直到上菜之后才晓得自己点的是什么。不过我通常都不记得自己点的菜的名字,所以下次同一个菜单拿上来完全是another random sample with replacement。晚饭实在是很好吃,尤其是plantain那一部分,不知道我明天可不可以只点plantain,不要那个巨大的鸡腿了,完全是浪费!
吃完晚饭之后终於下决心洗衣服,当然不洗也没得穿了。:P 这时候觉得Anna实在是不够哥们儿。来加纳之前,我问她应该带些什么衣服。Anna说Navrongo那里穆斯林的组成比例比较大,最好准备长袖的衣服,以表示对当地人的尊敬。於是我这个实心眼的土人就带了两条牛仔裤,三件长袖衬衣。另外还带了两件T-shirt是准备晚上在自己房间里穿的,结果这两个替补倒派上了大用场。我的长袖衬衫一件也没穿到,倒是两件T-shirt翻来复去地在recycle。牛仔裤在非洲更是超级愚蠢的选择,闷、不透气、出了汗不容易干、洗起来工程浩大。所有的不是都占全了!我一条裙子也没带,Anna倒是一天一换,看得我那个眼花撩乱,嫉妒死了。而且,尊医嘱,我穿了厚实的sneaker来,每天一脱鞋,,满屋鞋香,又不敢开窗,怕灯光招蚊子,屋子里那个馥郁呀,就别提了。生怕Anna什么时候来敲门,一开门把她熏个跟头。:)))))) Anna从上飞机(London--->Accra)到上飞机(Accra--->London)一直都只穿了一双sandal,不是个乖孩子,不听医生的话!可是她很enjoy的样子,比我可舒服多了,下次我也不这么傻了。Anyway,抱怨了半天一点用也没有,衣服还是要洗的。上大学的时候洗牛仔裤都是用鞋刷子,这会儿用手洗,简直比做measure theory的作业还痛苦。洗完所有的衣服之后又是一身汗。
Anna不在了,晚上也没人可以聊天了,还挺想她的。电视没啥好看的,洗洗睡了吧。
早晨7:00AM起床。Anna自己搭车去Kintampo了,留下我一个人在Navrongo。上午工作了半天就把Christine现有的analysis plan搞定了(Jack又得说了,大老远的把个统计学家搬运过去也不好好使唤使唤!)。
午饭打了一场功坚战!我点了一个African dish叫做Beef grandnut soap konkonet的。是一碗汤里底上铺了一层象年糕一样的东西,上面飘了牛肉。从昨天开始牙疼,而且有一点口腔溃疡,很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的缘故。到了加纳之后我们几乎没有吃过蔬菜。一方面在加纳,人们普遍的意识是好的、贵的饭菜都应该是肉类,蔬菜是上不得台面的。我们一天到晚在旅馆里吃饭,几乎没有点蔬菜的机会。另一方面,尊医嘱,到了加纳之后不敢吃沙拉一类的东西,因为生的食物是很容易引起腹泻的。这样一来,旅馆里唯一可以点的蔬菜也被ban掉了。:((((((( ( 我回伦敦之后,第一天就上街去买了一堆蔬菜回家,凉拌黄瓜、尖椒土豆丝、豪油生菜、西红柿炒鸡蛋做了一大桌!可算是解了蔬菜的馋瘾了。:P) 不过奇怪的是,按说桔子、菠萝之类都是维生素很丰富的水果,为什么竟一点帮助也没有,难道是我吃的不够?下次再去的时候做个试验,看看多吃水果会不会有所帮助。扯远了,午饭还没说完呢。我一边牙疼,一边艰难地咀嚼着年糕和牛肉,觉得自己真是点了一个考验意志的午餐!嚼了半天之后也没克化动多少,用行话来说就是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20分钟之后决定放弃了。
下午去explore the town。Navrongo很小,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这头总共只用了一个小时。一路上走来,孩子们不停地对我说“Good afternoon!”我觉得自己在这一个小时里说过的“Good afternoon!”比我在美国八年间说过的所有“Good afternoon!”加起来都要多。回到guest house又是一身汗!照镜子一看,自己成关公了。:) 红彤彤的吓人。午饭没吃饱,下午又出去走了这一趟,到4:00PM的时候开始饿得难受。我跟自己开玩笑说,到非洲来还真的体会到了饥饿,也算是和非洲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了吧。:) 想到晚饭又可能会象午饭一样痛苦,连期待的心情也没有了。望梅止渴亦不得矣!为了节省能量躺到床上去休息。5:30PM的时候guest house manager来告诉我晚饭准备好了。跑去一看竟是plantain做的,立刻食欲大振!我不记得自己点的什么菜了,African dish有很多也和中国菜一样,从名字上看不出来内容的,象龙虎斗之类,我猜没点过这个菜的老外给他十个脑袋也不会想到是蛇肉炒猫肉。我到了非洲也一样了,如果不是西餐就只好凭感觉,看着哪个菜名顺眼就点哪个,直到上菜之后才晓得自己点的是什么。不过我通常都不记得自己点的菜的名字,所以下次同一个菜单拿上来完全是another random sample with replacement。晚饭实在是很好吃,尤其是plantain那一部分,不知道我明天可不可以只点plantain,不要那个巨大的鸡腿了,完全是浪费!
吃完晚饭之后终於下决心洗衣服,当然不洗也没得穿了。:P 这时候觉得Anna实在是不够哥们儿。来加纳之前,我问她应该带些什么衣服。Anna说Navrongo那里穆斯林的组成比例比较大,最好准备长袖的衣服,以表示对当地人的尊敬。於是我这个实心眼的土人就带了两条牛仔裤,三件长袖衬衣。另外还带了两件T-shirt是准备晚上在自己房间里穿的,结果这两个替补倒派上了大用场。我的长袖衬衫一件也没穿到,倒是两件T-shirt翻来复去地在recycle。牛仔裤在非洲更是超级愚蠢的选择,闷、不透气、出了汗不容易干、洗起来工程浩大。所有的不是都占全了!我一条裙子也没带,Anna倒是一天一换,看得我那个眼花撩乱,嫉妒死了。而且,尊医嘱,我穿了厚实的sneaker来,每天一脱鞋,,满屋鞋香,又不敢开窗,怕灯光招蚊子,屋子里那个馥郁呀,就别提了。生怕Anna什么时候来敲门,一开门把她熏个跟头。:)))))) Anna从上飞机(London--->Accra)到上飞机(Accra--->London)一直都只穿了一双sandal,不是个乖孩子,不听医生的话!可是她很enjoy的样子,比我可舒服多了,下次我也不这么傻了。Anyway,抱怨了半天一点用也没有,衣服还是要洗的。上大学的时候洗牛仔裤都是用鞋刷子,这会儿用手洗,简直比做measure theory的作业还痛苦。洗完所有的衣服之后又是一身汗。
Anna不在了,晚上也没人可以聊天了,还挺想她的。电视没啥好看的,洗洗睡了吧。
Trip to Ghana (7)
11 Oct. 2005 Kumasi -----> Kintampo -----> Navrongo
5点钟赶到STC车站,发现没有一辆车开往Navrongo。后来晓得从Kumasi出发去Navrongo的车不是每天都有,一个星期之中有三天发车,星期二不在其中。我和Anna走了5分钟从STC车站到了KTS车站。打听到有去Bolgatanga(当地人叫Bolga)的车,6:30AM发车。从Bolga去Navrongo只要半个小时,随时可以打的。於是我和Anna决定等一个半小时,坐去Bolga的那趟车。
等车的时候天渐渐亮了。有两个穆斯林在候车椅旁的空地上铺开毯子(1.5mX1m)开始礼拜。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穆斯林礼拜。这会儿想起来昨天车上有一个穆斯林,就坐在离牧师很近的地方。不知道那个基督教的牧师张牙舞爪地祈祷那会儿他是如何感受的。
上了车之后就开始发困,一觉醒来时已经到kintampo了。车停了15分钟给大家方便。我跟着Anna去到一个收费厕所,200CD urinate,500CD toilet paper (报纸剪的)。我先进去。那个厕所与其说是让人uncomfortable,不如说是让人confusing。就是一块瓷砖地面(worn out, not so clean),四周用墙围了起来,并没有任何sign指示五谷应该到哪里去轮回的。我站在门口发了10秒钟呆,觉得这个问题太艰难了,显然以我这样永久性脑损伤的智商水平是不可能在15分钟之内搞定的。但是我不能就这样回去了,下面还有5个小时的车程,必须要在这里把问题解决掉,否则后患无穷。这时候想起瓜儿的英勇,她在众目睽睽之下都能一咬牙、一狠心@#$%^&~,我怎么能输给她!於是我也一咬牙、一狠心@#$%^&~。
重新上车之后困意少了些。一路上Kintampo附近的民居实在让人寒心。宋人讽刺唐朝的富贵诗是贫眼所惊,我觉得看了Ghana的民居之后我才晓得我以前对贫困的理解和“无粮以食,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没有心情看车外面的风景,接着蒙头睡觉。
到Bolga之后我和Anna和另外的两个当地妇女一起share一辆taxi去Navrongo。加纳的出租车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我们一路上坐过的taxi以在Accra时从Hotel Shangeri-La去KTS station的那辆车最posh。mini-van,七成新,airconditioned。我和Anna加起来总共花了10万CD。除了那辆车之外,我们坐过的其它的出租可就非常amazing了,其中以在Kumasi时从tro-tro station去旅馆时坐的那辆车最甚。前车窗的玻璃上有不下20条裂纹,我坐在driver旁边的passenger seat上,让人忍不住担心,下一秒钟有一个bumper这辆车的前车窗就会稀里哗啦地破成碎片。下雨的时候真想对司机说,还是不要用雨刷了吧,车窗玻璃经不起任何考验呀!车厢里所有的出风口都光秃秃的,radio显然不工作已经很久了。车门上的车窗玻璃摇下来了一半,而车门上找不到摇车窗的把手。就是说,下雨的时候车窗也只能这么半开着。座位坐下去煞车的时候会前后摇晃。车开起来之后有好几处发出响声,none of them sounds good。这样的一辆车只是刚刚还能开动而已,比任何一辆我在junk yard里见到的成形的车都要破。Anna说这样的车只是taxi里面的average level,有比这更破的。我无法想象那样的车是如何开动的。Tour Guide上说,在加纳除了疟疾以外第二大导致死亡的因素就是车祸了,我想这定是不错的。除了车况的陈旧之外,路况的凄惨也为之做了很大贡献。除了长途公路之外,加纳的城镇里一般只有一条主要街道是柏油路面,其它的都是土路。雨季里这样的路是很让人头疼的,坑坑洼洼的,四处积水。车开在路上是不分左右的,一律找没坑、没水的地方走。这样的情况下交通规则就是聋子的耳朵,纯粹是摆设了,车祸怎么能不多。
3点钟我们到了Navrongo,Christine来接我们。工作到吃晚饭,晚上住在Health research center guest house。这儿的床非常impressive,Anna见到她的床之后兴奋地跑到我的房间里来说,“I feel like sleeping as a queen.”这儿的房间一晚上50美元,非常宰人!电视里在放<<根>>。可惜男女主角都太漂亮了,女主角应该是男主角的母亲,可是看起来可以做男主角的妻子。明天不用4:00AM起床了,终於可以睡个安稳觉了。And what a miracle!今天整晚没有停电。
5点钟赶到STC车站,发现没有一辆车开往Navrongo。后来晓得从Kumasi出发去Navrongo的车不是每天都有,一个星期之中有三天发车,星期二不在其中。我和Anna走了5分钟从STC车站到了KTS车站。打听到有去Bolgatanga(当地人叫Bolga)的车,6:30AM发车。从Bolga去Navrongo只要半个小时,随时可以打的。於是我和Anna决定等一个半小时,坐去Bolga的那趟车。
等车的时候天渐渐亮了。有两个穆斯林在候车椅旁的空地上铺开毯子(1.5mX1m)开始礼拜。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穆斯林礼拜。这会儿想起来昨天车上有一个穆斯林,就坐在离牧师很近的地方。不知道那个基督教的牧师张牙舞爪地祈祷那会儿他是如何感受的。
上了车之后就开始发困,一觉醒来时已经到kintampo了。车停了15分钟给大家方便。我跟着Anna去到一个收费厕所,200CD urinate,500CD toilet paper (报纸剪的)。我先进去。那个厕所与其说是让人uncomfortable,不如说是让人confusing。就是一块瓷砖地面(worn out, not so clean),四周用墙围了起来,并没有任何sign指示五谷应该到哪里去轮回的。我站在门口发了10秒钟呆,觉得这个问题太艰难了,显然以我这样永久性脑损伤的智商水平是不可能在15分钟之内搞定的。但是我不能就这样回去了,下面还有5个小时的车程,必须要在这里把问题解决掉,否则后患无穷。这时候想起瓜儿的英勇,她在众目睽睽之下都能一咬牙、一狠心@#$%^&~,我怎么能输给她!於是我也一咬牙、一狠心@#$%^&~。
重新上车之后困意少了些。一路上Kintampo附近的民居实在让人寒心。宋人讽刺唐朝的富贵诗是贫眼所惊,我觉得看了Ghana的民居之后我才晓得我以前对贫困的理解和“无粮以食,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没有心情看车外面的风景,接着蒙头睡觉。
到Bolga之后我和Anna和另外的两个当地妇女一起share一辆taxi去Navrongo。加纳的出租车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我们一路上坐过的taxi以在Accra时从Hotel Shangeri-La去KTS station的那辆车最posh。mini-van,七成新,airconditioned。我和Anna加起来总共花了10万CD。除了那辆车之外,我们坐过的其它的出租可就非常amazing了,其中以在Kumasi时从tro-tro station去旅馆时坐的那辆车最甚。前车窗的玻璃上有不下20条裂纹,我坐在driver旁边的passenger seat上,让人忍不住担心,下一秒钟有一个bumper这辆车的前车窗就会稀里哗啦地破成碎片。下雨的时候真想对司机说,还是不要用雨刷了吧,车窗玻璃经不起任何考验呀!车厢里所有的出风口都光秃秃的,radio显然不工作已经很久了。车门上的车窗玻璃摇下来了一半,而车门上找不到摇车窗的把手。就是说,下雨的时候车窗也只能这么半开着。座位坐下去煞车的时候会前后摇晃。车开起来之后有好几处发出响声,none of them sounds good。这样的一辆车只是刚刚还能开动而已,比任何一辆我在junk yard里见到的成形的车都要破。Anna说这样的车只是taxi里面的average level,有比这更破的。我无法想象那样的车是如何开动的。Tour Guide上说,在加纳除了疟疾以外第二大导致死亡的因素就是车祸了,我想这定是不错的。除了车况的陈旧之外,路况的凄惨也为之做了很大贡献。除了长途公路之外,加纳的城镇里一般只有一条主要街道是柏油路面,其它的都是土路。雨季里这样的路是很让人头疼的,坑坑洼洼的,四处积水。车开在路上是不分左右的,一律找没坑、没水的地方走。这样的情况下交通规则就是聋子的耳朵,纯粹是摆设了,车祸怎么能不多。
3点钟我们到了Navrongo,Christine来接我们。工作到吃晚饭,晚上住在Health research center guest house。这儿的床非常impressive,Anna见到她的床之后兴奋地跑到我的房间里来说,“I feel like sleeping as a queen.”这儿的房间一晚上50美元,非常宰人!电视里在放<<根>>。可惜男女主角都太漂亮了,女主角应该是男主角的母亲,可是看起来可以做男主角的妻子。明天不用4:00AM起床了,终於可以睡个安稳觉了。And what a miracle!今天整晚没有停电。
星期四, 十月 27, 2005
Trip to Ghana (6)
10 Oct. 2005 Hohoe ------> Accra -----> Kumasi
我们从Hohoe回到了Accra,空调车,但是很不舒服,有点晕车。这在我是很少见的。车开到半路饥肠辘辘,於是掏出面包来吃。车厢是封闭的,所以空气不流通,我坐在一个汗味很重的Ghanaian旁边。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东西滋味是不大好的。我们坐在最后一排,车颠地厉害,喝水是个很大的challengge。要不把水洒出来又不呛到是颇要一点技术的。
到Accra之后在KTS(Kingdom Transport Service)车站等出发去Kumasi的汽车,上了一趟men's toilet。卫生状况all right。不过我早就忘了出门带卫生纸的问题,找Anna要了一点。等车的时候去买了点吃的,一个菠萝5000CD,12根香蕉8000CD,昨天我和Anna在Hohoe的街上买Ghanaian Fish & Chips,两个人总共花了5000CD。车站附近竟然没有卖面包的,很奇怪。我渐渐有点addict to Ghanaian bread了。这儿的面包很好吃,不象我们平时在超市里买的那种切片面包那么干,而是很细腻,更多水分。路上看到有卖木瓜的,看起来有点诱人。我没有吃过新鲜的木瓜,很想尝尝。不过吃完之后可能会比较messy,路上没有洗手的地方,於是作罢。买完东西之后回到KTS车站又等了有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动静。Ghana的汽车开车时间没有准点儿,即使是公司的车也是如此,tro-tro就更不用说了。车是要等坐满了人之后才会开的。我和Anna等了这么久之后仍然只有我们俩去Kumasi,照这样等下去这一天是要泡汤了。於是我们再次决定放弃KTS去坐tro-tro。街对面就是tro-tro车站,人头攒动,车站里没有一辆车停地横平竖直,都是见缝插针地挤在一个角落里,不晓得这样一个停法,车如何开得出去。各个汽车司机都在拉人,一听说我们去Kumasi立刻就有三四个人上来拉扯我们的行李。我们最后决定坐一辆有空调的车,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选择。
车开之后就有个牧师在车上祈祷,并要求乘客和他一起Amen!那人喋喋不休了半个小时,而且情绪越来越激昂。从一开始我就头朝着窗外,刻意不去看那个牧师。过了10分钟之后看这老兄没有要休息的意思,我干脆开始睡觉。后来他要求大家和他一起祈祷的时候,我就想他如果要来单独找我的碴儿,我就告诉他我是佛教徒,他总不能要求我改信仰吧。在这里明目张胆地和加纳人在宗教问题上教劲儿是很不明智的。这里的人宗教信仰很普遍,也很虔诚,连他们卖的面包标签上都处处显示宗教对这里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多商品的包装上都有motto,多数是用local language翻译的一句圣经。店的名字更是独特,e.g. Innocent Blood Restaraunt,My God is Able Stationary Shop,etc。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和人争论宗教问题绝对是自找麻烦。但是我从骨子里排斥宗教,尤其讨厌基督教,如果不得已必须选择的话,佛教是比较可以接受的一个choice。(不过对於我来说(same as Jack)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幸好那个牧师没有对每个人单独进行教育。经历了这半个小时的折磨,我实在是理解那些对早期传教士持敌对态度的土著居民。如果我不是坐在加纳的汽车上,而是在中国的话,一准儿早起哄把他轰下去了。
消停了有两个小时之后,车出了毛病,停在了路上,in middle of nowhere。乘客们一点也不觉得出乎意料,都很平静地下了车,象是take a normal break一样,有几个还上前给司机帮忙。我下车买了三个桔子。Anna前天已经跟我说过这里的人吃桔子是和我们的习惯不一样的。加纳人不是把桔子皮剥了一瓣一瓣地吃瓤,而是把比较juicy的那部分桔子皮削掉,然后在桔子的一头切一个鸡蛋大小的口,挤着桔子吸里面的汁喝。吸干之后桔子就扔了,瓤是不吃的。我尝了一个,果然味道不错。一边吃桔子的时候一边开始担心今天到不了Kumasi怎么办?这个地儿显然是没有旅馆的,我们在哪里过夜呢?Lucky us! 司机花了大约20分钟的样子就把车修好了。再次上车之后,车没有再break down,一口气开到了kumasi。到kumasi的时候已经6:30PM了。今天坐了一天车。
晚上住在Lizzie's Hotel。明天一早又要4:00AM起床赶车。
我们从Hohoe回到了Accra,空调车,但是很不舒服,有点晕车。这在我是很少见的。车开到半路饥肠辘辘,於是掏出面包来吃。车厢是封闭的,所以空气不流通,我坐在一个汗味很重的Ghanaian旁边。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东西滋味是不大好的。我们坐在最后一排,车颠地厉害,喝水是个很大的challengge。要不把水洒出来又不呛到是颇要一点技术的。
到Accra之后在KTS(Kingdom Transport Service)车站等出发去Kumasi的汽车,上了一趟men's toilet。卫生状况all right。不过我早就忘了出门带卫生纸的问题,找Anna要了一点。等车的时候去买了点吃的,一个菠萝5000CD,12根香蕉8000CD,昨天我和Anna在Hohoe的街上买Ghanaian Fish & Chips,两个人总共花了5000CD。车站附近竟然没有卖面包的,很奇怪。我渐渐有点addict to Ghanaian bread了。这儿的面包很好吃,不象我们平时在超市里买的那种切片面包那么干,而是很细腻,更多水分。路上看到有卖木瓜的,看起来有点诱人。我没有吃过新鲜的木瓜,很想尝尝。不过吃完之后可能会比较messy,路上没有洗手的地方,於是作罢。买完东西之后回到KTS车站又等了有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动静。Ghana的汽车开车时间没有准点儿,即使是公司的车也是如此,tro-tro就更不用说了。车是要等坐满了人之后才会开的。我和Anna等了这么久之后仍然只有我们俩去Kumasi,照这样等下去这一天是要泡汤了。於是我们再次决定放弃KTS去坐tro-tro。街对面就是tro-tro车站,人头攒动,车站里没有一辆车停地横平竖直,都是见缝插针地挤在一个角落里,不晓得这样一个停法,车如何开得出去。各个汽车司机都在拉人,一听说我们去Kumasi立刻就有三四个人上来拉扯我们的行李。我们最后决定坐一辆有空调的车,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选择。
车开之后就有个牧师在车上祈祷,并要求乘客和他一起Amen!那人喋喋不休了半个小时,而且情绪越来越激昂。从一开始我就头朝着窗外,刻意不去看那个牧师。过了10分钟之后看这老兄没有要休息的意思,我干脆开始睡觉。后来他要求大家和他一起祈祷的时候,我就想他如果要来单独找我的碴儿,我就告诉他我是佛教徒,他总不能要求我改信仰吧。在这里明目张胆地和加纳人在宗教问题上教劲儿是很不明智的。这里的人宗教信仰很普遍,也很虔诚,连他们卖的面包标签上都处处显示宗教对这里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多商品的包装上都有motto,多数是用local language翻译的一句圣经。店的名字更是独特,e.g. Innocent Blood Restaraunt,My God is Able Stationary Shop,etc。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和人争论宗教问题绝对是自找麻烦。但是我从骨子里排斥宗教,尤其讨厌基督教,如果不得已必须选择的话,佛教是比较可以接受的一个choice。(不过对於我来说(same as Jack)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幸好那个牧师没有对每个人单独进行教育。经历了这半个小时的折磨,我实在是理解那些对早期传教士持敌对态度的土著居民。如果我不是坐在加纳的汽车上,而是在中国的话,一准儿早起哄把他轰下去了。
消停了有两个小时之后,车出了毛病,停在了路上,in middle of nowhere。乘客们一点也不觉得出乎意料,都很平静地下了车,象是take a normal break一样,有几个还上前给司机帮忙。我下车买了三个桔子。Anna前天已经跟我说过这里的人吃桔子是和我们的习惯不一样的。加纳人不是把桔子皮剥了一瓣一瓣地吃瓤,而是把比较juicy的那部分桔子皮削掉,然后在桔子的一头切一个鸡蛋大小的口,挤着桔子吸里面的汁喝。吸干之后桔子就扔了,瓤是不吃的。我尝了一个,果然味道不错。一边吃桔子的时候一边开始担心今天到不了Kumasi怎么办?这个地儿显然是没有旅馆的,我们在哪里过夜呢?Lucky us! 司机花了大约20分钟的样子就把车修好了。再次上车之后,车没有再break down,一口气开到了kumasi。到kumasi的时候已经6:30PM了。今天坐了一天车。
晚上住在Lizzie's Hotel。明天一早又要4:00AM起床赶车。
an exciting discovery!
今天去Brian的homepage上找“how to make movies in R?”发现了一个宝贝!呵呵,把Brian的blog加到links上了。不晓得Giovanni写不写blog,要是哪天把他的blog也挖了出来,那可就应该列为本年度最佳成果了。:)))))))) 可惜,我猜即使Giovanni写blog,大概也和我差不多,mixture of English and Italian。大多数都是看不懂的。
星期三, 十月 26, 2005
星期二, 十月 25, 2005
Trip to Ghana (5)
Hohoe supplementary
Hohoe是第一个我对之真正有所认识的非洲城镇。来非洲之前,我“做好了准备”,想到我会见到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是当我真正置身在其中时,我还是为我所见到的加纳而感到惊讶。
到Hohoe的第一天Margaret带我们去Hohoe District Hospital。我来加纳之前Sonia请我帮她收集一些关于加纳的卫生、医疗状况的信息。我想象之中加纳的医院肯定是人满为患的,这里的病人很多,但是health facility有限,更加上能够读医学院的人不多,医生的数量有限,本以为这里的医生工作量都会是超负荷的。哪里知道,我们到Hohoe district hospital的时候,医院里空空荡荡的,看不到什么病人,只见到有一些医生/护士在开会。我问Margaret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我对非洲的公共健康水平理解错了?这里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多病人?Margaret告诉我,这里的医院有时一天之中根本就没有病人来,医生们在医院里空坐一天,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没有病人。恰恰相反,这里每天都有本来可以治疗的病人在医院外面死去。或是死在家里,或是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更通常的情况是病人送来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只有等死的份了。很多人没有钱到医院来看病,但是他们又不能让自己的邻居或是亲戚指责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父母不管不顾,任由其生死,所以好多情况都是非要等到病人没救了才送到医院里来,也算是尽了自己的努力了。Margaret的trial里就有这样一个death case report:Child had fever, passed coca cola colored urine and was pale. Child was referred to the clinic by the mother coordinator, but didn't go and died at home. 而这样的report对於Margaret来说一点不新鲜。我以前只是在理论上晓得人会因为贫穷治不起病而等死,但是从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过等待死亡的无奈。我开始怀疑research到底能有多大的帮助,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不管我们是否找得到最好的防治措施、治疗手段,人们没有钱来看病,这些research的结果又有什么用?我曾经以为自己放弃了Bioinformatics,选择了International Health / Infectious Disease就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我的research就能对public health产成更直接的影响了,可是我还是错了!人们已经知道雨季里睡觉的时候挂蚊帐会大大减少蚊子传播疟疾的机会,但是还是有无数的非洲人sleep without bednet。并不是他们不可教化,不听从这些研究的结果,而是因为they can not afford it!如果是这样,public health research又有什么意义?
Hohoe是第一个我对之真正有所认识的非洲城镇。来非洲之前,我“做好了准备”,想到我会见到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是当我真正置身在其中时,我还是为我所见到的加纳而感到惊讶。
到Hohoe的第一天Margaret带我们去Hohoe District Hospital。我来加纳之前Sonia请我帮她收集一些关于加纳的卫生、医疗状况的信息。我想象之中加纳的医院肯定是人满为患的,这里的病人很多,但是health facility有限,更加上能够读医学院的人不多,医生的数量有限,本以为这里的医生工作量都会是超负荷的。哪里知道,我们到Hohoe district hospital的时候,医院里空空荡荡的,看不到什么病人,只见到有一些医生/护士在开会。我问Margaret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我对非洲的公共健康水平理解错了?这里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多病人?Margaret告诉我,这里的医院有时一天之中根本就没有病人来,医生们在医院里空坐一天,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没有病人。恰恰相反,这里每天都有本来可以治疗的病人在医院外面死去。或是死在家里,或是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更通常的情况是病人送来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只有等死的份了。很多人没有钱到医院来看病,但是他们又不能让自己的邻居或是亲戚指责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父母不管不顾,任由其生死,所以好多情况都是非要等到病人没救了才送到医院里来,也算是尽了自己的努力了。Margaret的trial里就有这样一个death case report:Child had fever, passed coca cola colored urine and was pale. Child was referred to the clinic by the mother coordinator, but didn't go and died at home. 而这样的report对於Margaret来说一点不新鲜。我以前只是在理论上晓得人会因为贫穷治不起病而等死,但是从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过等待死亡的无奈。我开始怀疑research到底能有多大的帮助,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不管我们是否找得到最好的防治措施、治疗手段,人们没有钱来看病,这些research的结果又有什么用?我曾经以为自己放弃了Bioinformatics,选择了International Health / Infectious Disease就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我的research就能对public health产成更直接的影响了,可是我还是错了!人们已经知道雨季里睡觉的时候挂蚊帐会大大减少蚊子传播疟疾的机会,但是还是有无数的非洲人sleep without bednet。并不是他们不可教化,不听从这些研究的结果,而是因为they can not afford it!如果是这样,public health research又有什么意义?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