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八月 17, 2021

张文宏被举报抄袭前的「240小时」

 https://mp.weixin.qq.com/s/uuGfgGkdEZy1096HbHSv_g

评论很鼓舞人心。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郁达夫


尽管早已在风暴中心,但8月开始,张文宏没有落下一次门诊。


每个星期,他都有两次门诊。


一次是特需门诊,这是医院根据张文宏的名气而设置。


另一次,是每个星期二上午的肝炎门诊。


肝炎门诊的挂号费,和普通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几乎没有差别,每个普通人都能承受。


有媒体此前报道说,这是张文宏主动提出,专门为外地来的,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患者设置的。


但无论特需门诊,还是普通门诊,张文宏对每个患者都热情、仔细,和格外关心。


底下有患者评价说:


自己因长期低烧多次住院和检查,仍未查出病因。


文宏主任只看了检验单就确诊了疾病,开了4.9元药,自己服用后低热就退掉了。






8月2日,上海市主要领导参观了该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


作为实验室主任,张文宏陪同视察。


他侃侃而谈,却严肃且认真。


8月4日,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新增病例来源查明。


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一如既往的发言。


他告知当下的风险,要求大家不松懈,但也不反应过度。


他再次强调一个个普通人必知的疫情常识。


比如,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一旦出现症状,哪怕提早一个小时到医院,对防疫工作都有巨大作用。


比如,生病不要随便到药店买发烧药,自己在家里找点感冒药这种方式是非常错误的。





直播的画面中的张文宏,眼袋很深很黑。


看起来,他有些累。


张文宏累了,但上海的疫情一直都风平浪静。


8月4日之后,上海仍然仅有一个小区被列入中风险,其他区域均为低风险。


要知道,这是一座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际大都市。


去年至今,虽然偶有疫情反弹,但上海的疫情防控水平一直在全国领跑。


将上海抗疫成就归功于张文宏一人,显然过于夸张。


但作为专家组组长,其间一定有张文宏的心血、科学和理性精神。



前几天,一个消息在网络流传:


长篇非虚构作品《张文宏医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但张文宏的微博,没有转发新书的消息。


查遍了网络,我也没有搜索到张文宏替新书“站台”的消息。


张文宏沉默了。



张文宏,已经至少沉默了18天。


去年5月,张文宏开通微博,他一直是那个发言活跃的人。


或分析疫情的变化,或普及基本的疾病常识。


但这一次,张文宏真的沉默了。


他发的最后一条微博名为:南京疫情促使全国经受压力测试,为未来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


尽管有30多万个点赞,三万多条留言。


但张文宏再也没有更新微博。





只有上海人,仍在一如既往的支持医生张文宏。







在微博上,到处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话语。


或是旗帜宣明的支持。


或是感谢在这个城市里,有张文宏这样的医生,他值得骄傲。


知屋漏者在宇下。


张文宏到底怎么样,上海这座城市的市民,最有发言权。



原谅我,絮絮叨叨的写下这么多。


自前天张文宏博士论文被举报抄袭,到复旦大学公开回应,我看过太多不堪的攻击和话语。





我不想为张文宏提前辩护,一切以复旦大学的最终调查结论为准。


我想说的只是:


1、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包括张文宏,也不例外。


正因为如此,评价一个人,要观其言,更要察其行。


当许多人用恶毒的话去骂张文宏,恨不得把他弄臭,再踩上一脚,张文宏在做什么?


时间往前推10天,240个小时,不难看到。


他仍在尽一个医生的本分,门诊、查房、手术,一如既往;


他仍在尽一个专家的责任,用最温柔的话,去告诫上海市民应该怎么做;


他仍在坚守着一个公众人物的底线,沉默是他保守尊严的方式。


漫天骂声中,他没有被干扰,一如既往的说实话、干实事。


上海幸好拥有张文宏;张文宏也幸好在上海。


2、即便是不完美的英雄,也应该珍惜。


张文宏最为网友认可的品格是什么?


是他在疫情中总是每每站出来;


是他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深刻的认知,而且能把关键信息极度凝练,告诉大众;


是他和每个普通人一样,希望这个世界变好。


是他总是能够勇敢发言。


如果这样的人都要遭遇网络暴力,被无端攻击,从此之后,谁还敢这样做?


鲁迅说: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


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就算张文宏是那个不完美的医生,或英雄,也应该被我们珍惜。



张文宏被举报博士论文抄袭的新闻后,有一条留言戳中了我。


它说:


这次大规模黑张文宏医生,居然是博士论文综述部分涉嫌抄袭。


而不是收受红包、违规多点执业、科研经费使用不端、病人投诉、与西方反华势力勾结等。


足见张医生为人处事道德标准之高,已然找不到黑点。只能攻击他的专业素养了。


我大为敬佩!


这句留言,看得人解气。


总是以最大的恶意,去伤害一个品格温良的人,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郁达夫也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感谢张文宏医生的持续发声。


在那个最难的时候,医护行业是整个社会信心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曾经保护了我们,仍在保护我们。


一起点亮文末“在看”,这次,请一定记得善待他。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如果今后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INSIGHT视界
上海纽约大学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张文宏英文演讲完整版,双击点赞!!!#张文宏 #英语演讲 “一所大学是否伟大,最终还是取决于它的毕业生是否能够为世界的平等和发展做出贡献。 今天恰逢全球面临挑战和充满不确定之时,我相信世界的前途都会因为你们的毕业而变得更加光明。”
视频号 

星期一, 八月 16, 2021

张文宏的博士论文也遭殃了



8月1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举报的回应》。


关于对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举报的回应


我们收到举报,同时也关注到网上关于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综述部分问题的反映,学校已启动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衷心感谢大家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关心和监督。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2021年8月15日

张文宏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8月14日,有网友公开举报他“涉嫌学术造假”,称张文宏2000年的博士论文《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与其耐异烟肼机制的系列研究》,其中部分内容与齐鲁理工学院黄海南教授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相同。

张文宏的博士论文共95页,总字数约7万字,相关争议内容主要集中在结尾处的“综述”部分,大约3300字。

黄海南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于1998年发表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是一篇文献综述,总字数约3700字,其结尾处附录了19篇参考文献。


饶毅的发言真解气!

 张文宏那句不合时宜的“人类与病毒共存”继续发酵。饶毅也说话了,学者一旦开骂,气质真是不一样!😂 不过,担心他这么肆无忌惮,没两天也会被封口了。


http://www.iask.ca/news/world/2021/08/610641.html


病毒在先 人类在后 人类是病毒孙子的孙子


作者:饶毅(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来源:饶议科学

生物学虽然比数学容易很多很多,但也需要(正常偏下的)智商加(大于零的)时间进行学习。

完全没有学过生物的人讨论起来有时候会想当然,例如大部分(绝大多数,说接近百分之百也无大错)对新发病毒流行规律的预计,都是瞎说。

病毒不可能用数学方程式预计,人类也没有专家有秘方预计新的病毒何时出现,何时消失,何时回来。同样,没人能够事先预计疫苗的作用,只能有了疫苗、在动物和人身上用了以后,在疫情检验下,事后验证。

对于新发病毒,世界上的专家数量为零。要不然,就是旧发病毒。

对于已知的传染病,人类最多走一步看两步。对于新发传染病,人类在“走一步看一步”到“走一步看一步半”之间。没有预先掌握规律的天才。

每一种新病毒的流行规律,人们只能在观察之后总结,而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时期提前预计。

提前预计只有两种:瞎说和心理按摩。

新的病毒,一般也不会正好与以前的一样而有现成的治疗方法。治疗需要科学家,认真负责的科学家,努力探索。没有治疗方面的天才救世主。

凡是号称早就有药的,或者立即可以高科技如干细胞治疗强行写入国家治疗方案的,无一例外都是欺骗国家和人民,不能排除是趁火打劫的骗子。

对于新发疾病,科学需要时间,需要有真的努力。

很快就出来公开号称有办法的,无一例外都是骗子。

总结出来的规律,如已经得过某种感染是否会再度感染,疫苗有效率,疫苗有效期,是否应该再接种,等等,本来应该有权威医学或疫情防控机构定时发布,但如果不敢负责任,或丧失信誉,就难以出现发布的机构。

至于人类与病毒的关系,不能只从个人感情看问题,需要知道病毒与人类的基本关系:病毒在先,人类在后。

说到底,脱了外面的一切,病毒和人里面都是核酸。人和病毒一样,都是核酸存在的不同方式。

除了考虑人类是否愿意与病毒共存,还要思考病毒怎么与人类共存。

生命的起源过程中,出现病毒非常早,而出现人类晚之又晚。

说人类是病毒的孙子的孙子,是贬低了病毒、拔高了人类。

病毒之前应该还有生物,但我们知之甚少,估计有分子既含信息又有功能。

病毒含分开的信息分子和功能分子。但仍然很简单:里面是含信息的核酸分子,外面是起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外面蛋白质与动物细胞结合,方便病毒里面的核酸进入动物细胞,指挥动物细胞合成病毒所需要的各种组份,组装更大量的、新的病毒。

病毒之后、人之前还有很多生物。病毒只是分子复合体,没有细胞。没有细胞核的细胞,称为原核生物,如细菌。它们所含分子远多于病毒。后面出现有细胞核的细胞,如酵母。但只是单细胞,后面才有多细胞生物。逐渐出现动物、植物。低等动物如果蝇,如果号称自己是病毒的孙子的孙子,都是夸大,人出现更晚,没资格做果蝇的孙子的孙子。

病毒不仅远远早于人类,而且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与动物共存,人类出现之后也与人类共存。

人类懂得的病毒不多,病毒早就“见识过”多种动物。在没有人类之前,病毒就见过、“对付过”多种动物。

现存病毒与人类共存有多种关系,包括致病,也包括互利互惠,还有很多井水不犯河水。

人类基因组有很多病毒来源的序列,它们不仅有可能致病,也可能是动物/人类进化的基础之一。

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雄性特别没有资格骂病毒,因为他们自己的精子行为就很像(虽然不是)病毒:里面一堆DNA,外面包裹蛋白质。蛋白质主要负责找到卵子细胞,并与之结合,然后把里面的DNA输进卵细胞,以后就不负责任了,而由卵子把精子DNA带来的信息与自己原有信息综合进行表达。

如果雄性动物看不起病毒,不仅抹黑了自己的祖宗,而且不能完全排除蔑视了自己的可能性。

了解一些生物学基本知识,有助于知道自己的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