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三月 26, 2006

Giant African Pouch Rats can sniff TB



6-8 weeks of training
Blind test of sputum 1 rat 73%; 2 rats 86.5%
819 samples in under five hours

Smell TB

Historical evidence:

Caelius Aurelius (Roman physician 130 B.C.)

“Many subject the purulent sputa to diagnostic tests they place the
phlegm over hot coals and note its odor when it has burned; for a foul
odor always characterizes the product of physical decomposition.”

Hippocrates (Greek physician 460-410 BC)

“In persons affected with phthisis, if the sputa which they cough up
have a heavy smell when poured upon coals,
and if the hairs of the head fall off, the case will prove fatal.”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ers diagnosed TB by smelling the
patient's saliva as it evaporates over a flame.

The Dutch word for tuberculosis is tering, which translates
roughly as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smell of tar’.

星期五, 三月 24, 2006

Anyone knows how to publish ppt files on blog?


I promise I will pay you back with some really interesting stuff!!! As entertaining as this picture, but also providing knowledge in the cutting edge research in TB.

星期三, 三月 22, 2006

博士买驴

“博士买驴”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讽刺讲话,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这个成语来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著成一部《颜氏家训》。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这是他到邺城去办事时听到的。

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 卖驴的当即借来笔墨纸砚,博士马上书写起来。他写得非常认真,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

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星期三, 三月 15, 2006

书市、植物分类学和昆虫学

星期天的时候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book fair,很高兴地跑进去参观。里面大部分都是私人收藏的旧书。喜欢上一本关于鳞翅目的分类的书。插图极好看,蝴蝶画得栩栩如生,而且翅膀上的鳞片都很逼真,颜色也很鲜艳喜人。看了一眼书价,235镑!彻底打销了买下来的念头。本来是想把书买来送给李绍文老师的。李老师是我大学时的昆虫学老师,我很喜欢的,虽然脾气有些固执。可是这个235镑的天价让我连犹豫的麻烦都省了。接着看下去,又看到有几家卖植物标本图样的,贺卡大小,铜板画,印刷得很好。问了一下价钱,要5镑一张。我这样的穷人是只能看看了。

植物分类学和昆虫学是上大学时最“没用”的两门课。这里的“没用”是指对现代生物学来说,植物分类学和昆虫学都太传统了,跟当下顶顶热门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等等都几乎不沾边。所以那时这样的课是不受重视的,也都属於可有可无的课程之列。可是10年过去了,当我回想大学时上过的课程,最温馨、最值得回忆的却是这两门课。

没有学植物分类的时候,我也喜欢花,但是只是觉得花好看,除了好看却再也说不出别的什么了。学了植物分类之后,再喜欢花就不同了,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而且连树木、草本的叶子也都一下子展示了它们的神奇!以前从来没用注意到过叶子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形态,学了植物分类之后才注意到原来每一片叶子都是不一样的。这门课就象教会了我睁开眼睛重新发现周围的世界一样。我从来没有觉得植物分类枯燥过。那一年的植物分类实习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休止符。我们在东陵山里采集了那么多标本,见到了那么多新鲜的物种,让我从那以后养成了“花痴”的毛病。:P

昆虫学给我同样的感受,甚至更强烈。在没有学植物分类的时候我也是喜欢花的,而且花的美丽大多数人即使不学植物分类也看得到,但是昆虫的美丽可就不一样了。人们也许同意蝴蝶是美丽的,但是其它的昆虫可就很难说了,更不用说还有昆虫特有的蛹,即使是蝴蝶,在羽化之前也几乎是令人恶心的。但是学了昆虫学以后我却对昆虫们充满敬意了。它们的生存和生活史是毅力的体现,更不用说社会性昆虫,例如蜜蜂、蚂蚁之类,所体现出的无私的牺牲精神。大三暑假去秦岭实习的时候,我和孙姗自己做了捕虫网,逮了好些秦岭的虫子回北大。当做宝贝一样拿给李绍文老师看,希望能有一两只虫子是生物系的收藏之中没有的。可惜,我们两个太业余了,做标本的时候以为用棉花保护纤细、易损的昆虫最好,所有的标本都用棉花包了起来。可是回学校之后,李老师告诉我们棉花是保存、制作昆虫标本的大忌!因为昆虫的口器、前后肢等纤细的部分最拍沾上棉花一类的东西,处理的时候是很难保存标本的完整的。我们两个带回去的那些昆虫能够做成完整标本的很少。我和孙姗还很为此伤心了一番,两个人一个月的心血都白费了!不过对昆虫的爱好却延续了下来。为着这,LP还特意在我出国以后帮我留心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出差的时候在上海买到了,特意寄到美国去。

现在我很难记得大学时学的东西了,一半可能也是因为后来跑去学统计,生物就都放下了。刚毕业的时候,二十个氨基酸的分子式是都写得出的,现在不要说分子式了,二十个氨基酸能数出一半来就很不错了。植物分类和昆虫学也是一样。具体我在课上都学了些什么,现在都已不记得了,但是不会忘记的是上植物分类和昆虫学时的喜悦,以及这两门“没用”的课给我的生活所带来的美。

书市上的经历让我又想起了这两门课,在这个寂聊的晚上敷衍出这一篇文字,大概比上网瞎逛还多少有一些意义吧。

螃蟹还没买,姜已经切好了

姜丝在这里。呵呵。

星期日, 三月 12, 2006

向秀《思旧赋》

余与嵇康、吕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予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那些花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
曾陪她们开放
啦。。。。。。想她
啦。。。。。。她还在开吗
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
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辩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从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
曾陪她们开放
啦。。。。。。想她
啦。。。。。。她还在开吗
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
散落在天涯
啦。。。。。。
你们就象被风吹走
插在了天涯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还在开吗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星期六, 三月 11, 2006

星妈

这个星妈不是指明星的妈妈,而是自己是明星的妈妈。老妈的第一次电视台采访据说是很成功,以至于那个记者回去之后又把她推荐给了另一个栏目的记者。今天打电话回家的时候老妈说HBTV又要来采访她了,这次是关于教育子女的经验。:))))))))))))))))) 这个真是太搞笑了。照老妈自己的话来说,“养了你们俩这样的闺女让我少活十年!”呵呵,罪过罪过...... 老妈坚决要推辞掉这个新的采访,可是电视台的记者可不是省油的灯,今天以来一直给我们家打骚扰电话,害得老妈都不敢接电话了。我趁机开她的玩笑,“你看出风头出出麻烦了吧!”:)))))))))) 不过看在老妈这么为难的份上我还是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把尹鹏的父母介绍给那个记者,人家应该比她更有采访价值。老妈番然醒悟,“对呀!这是个好主意。”可见我这个闺女还是没白养的。:)))))))))))))))))) 不只是会给她惹麻烦、招她生气而已,偶尔也是会帮她解解围的。

星期五, 三月 10, 2006

进修报告

自打决定要修养爱美之心以后就兴冲冲地跑去买了一套Clinique的护肤品回来。花了大笔的银子,很是心疼!在众多的化妆品牌之中能够“知道”自己想买什么是很需要一些学识的。幸好LP以前曾经让我帮她买过Clinique,这个牌子是她喜欢的,於是我也乐得试一试。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皮肤属於哪种类型,胡乱选了个dry combination。进修课的第一个教训------化妆品不是好玩儿的!

这一套护肤品之中有一种东西叫做clarifying lotion clarifiante,功用:deflakes skin's surface to smooth, reveal clearer skin, optimizes cell turnover, protects natural moisture balance. 太刺激了!不是刺激神经,而是刺激皮肤。两天过后皮肤红彤彤的,很不舒服。於是决定不再用这个鬼东西了。可是这么贵(> 20 pounds)的一瓶lotion放在那里接灰不是太浪费了吗?!看到功用里有一项optimizes cell turnover,大概就是去除死细胞吧,想了一下全身上下哪里的死细胞最多呢?当然是脚上!於是现在这瓶20多镑的lotion就被我用来擦脚了。:P 作孽呀!呵呵。

看来我这辈子是没有做美女的天分了。:(

为二两醋配两斤螃蟹?

近来打算买一个新的相机。我原来的Canon Powershot A95回国的时候给老爸了。征询了几个爱好摄影的人,大家给我的建议包括Panasonic Lumix FZ30/Canon Powershot Pro1/Canon S2 IS /Canon EOS 350D,比较了各个相机的review之后觉得还是买个DSLR性能价值比比较高。可是还是挺犹豫的,不好下这个决心。我对摄影的爱好没有狂热到发烧的地步,对自己的摄影技术也没有啥过高的期望,买个DSLR回来如果只是为了5分钟的热情,岂不是明珠投暗了?再说,我这样半瓶醋都够不上的摄影技术挂着个DSLR出门,不是让人笑话二两醋配了两斤螃蟹吗?我到底该不该买350D呀?爱发言的都给我出出主意。多谢多谢!

星期四, 三月 09, 2006

New blog title

大咪哥的blog上看到关于“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快乐的猪?”的思考,“每个人都想做快乐的苏格拉底,可是最后总是变成痛苦的猪。”呵呵。深有同感!从今天起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只快乐的猪。:)))))))))))))))))))))

感叹

看到云游四海的blog,非常impressive,主要是因为她还只有20岁。我20岁的时候绝对没有她那样的见地,即使现在也有很多望尘莫及之处。期待见到她!(We are going to do the Keswick to Barrow walk together.)

星期二, 三月 07, 2006

老妈接受电视台访问

今天真是无聊透了。我的同事们形式上罢工,我在office里实质上罢工。正而八经没好好干半个小时的活,剩下的时间都拿来东游西逛了。

贴两张老妈出风头的照片上来。今天河北电视台去采访她关于老年人对blog的认识。老妈关于blog的所有知识都是我昨天在MSN上半个小时内给她补的。不知道她今天侃的怎么样。照片上看着笑得挺美,可能感觉还不错。呵呵。

Mum was interviewed by HBTV (2)

Mum was interviewed by HBTV (1)

罢工

学校今天罢工。

昨天开会的时候大家就在互相询问“明天你来上班吗?”绝大多数人都说不来。老板昨天下班的时候还特意跑来跟我说“I am going to work from home tomorrow.”今天我还是来了。特意起得很晚,还在家里吃了早饭,磨磨蹭蹭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学校的门口站了工会的几个人,每人兜里揣了一打传单。我走到门口的时候,工会里的那几个人里有一个是认识我的,“Dongmei, we are on a strike today. We don't forbid people to come to work, but we don't want to see you entering the building. Didn't Craig (my officemate) tell you about the strike?”我立刻觉得很尴尬。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罢工,没有想到过罢工在英国是如此严肃的一件事。当我站在学校的门口被同事这样质问的时候,觉得自己象个叛徒。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美国看的一部英国电影《Billy Elliot》。Billy的父亲是一个矿工,他为了给Billy准备去伦敦参加考试的路费在矿井罢工的时候仍然去上班,被他的矿友误解。当他越过隔离线的时候被人骂做叛徒,坐在班车上的时候被人扔臭鸡蛋。没有人需要我今天一定要来上班,可是我还是来了。并不是我不赞同罢工,而是我从没想到过在这里罢工是要动真格的。这次罢工是因为学校的academic staff要求涨工资,而且学校的确新近拿到一笔经费是teaching fund,可是不想拿来给大家涨工资,工会和校方没能达成妥协,于是决定罢工。我当然是想涨工资的,而且说老实话,英国的academic staff的工资的确是有些低,这个罢工的理由也合情合理。但但但但但但是,我真的不知道罢工是这么当真的一件事。我一个人现在坐在空空当当的楼里面,想到明天我的同事们来问我今天来上班的感受时的情形,真希望明天永远也不要到来的好!:(((((((((((((((((((((((((

There are so much to learn when you move to a new country! You never know what could happen in a new day!

星期六, 三月 04, 2006

Swan Lake

speechless.......

很美!有一刻我忘了自己是在剧院里。

星期五, 三月 03, 2006

又是一年三月三



这是5年前的照片了,陈卫民给我们照的。那是到Baltimore之后第一次放风筝,第二次再放的时候这个风筝就放飞了。:)

又快到樱花节了,樱花节的前一个星期是D.C.的风筝节。2004年的时候,请了Eric和他的朋友来D.C.看樱花。Jack,我们还带了你从三藩开会时给我买的螃蟹风筝。可惜我和Eric费了老劲也没把它放起来,后来只好安慰自己,螃蟹本就是海里的动物,哪里会飞呢?更何况那还是只红螃蟹,蒸熟了的,更没戏了。:P 我在美国时一共有过三个风筝,两个都放飞了,那只螃蟹是唯一幸存的一个,就是因为它放不起来吧。可惜搬家的时候风筝不好带,留在美国了。还挺想它的。

伦敦的三月还很冷,象我们当年那样穿了衬衣、T shirt出去放风筝是不可能的。不知道这里到了暖和的时候会不会也有风筝节。不过,即使有,也不得和老朋友们一起放了。:(

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人人笑开颜。
抓把泥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
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白云去作伴。

如今每逢春风暖,常念三月三,
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和那小伙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永把我陪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永把我陪伴。
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 啦啦 啦啦啦 啦
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 啦啦 啦啦啦 啦

星期四, 三月 02, 200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乎?:)

At least very questionable to me.

也许是从小父母关于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教育太成功了。我觉得自己对一个人的印象首先在於他/她的心地善良与否,其次是谈吐中流露出的修养和智慧,最末才是appearance。对於我来说,和一个幽默风趣而和善可亲的人相处远比面对一个谈吐无味、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帅哥或大美女要愉悦地多。所以,自己在外表上也很少下功夫,用“邋遢”和“没有做女人的责任心”来形容丝毫不为过。:P 在这一点上没有少被胖子教育。可惜,资质愚钝,鲜有长进。大约是我的talent太有限了,在一件事情上消耗太多就没有精力兼顾其它了,所以总是告戒自己要明智的分配自己不多的一点精力。心灵的修养惠己多于惠人,外表的修养惠人多于惠己,在这一点上我的自私心多了一些,所以精力都留着惠己了。:P

近来读书的心思大减,一面在於英国的工作压力和在美国读书时比小了很多,不论是专业还是闲杂,都没有以前那么上进了。另一面在於,欧洲的“花花世界”诱惑太多,读书是要静下心来的,而这里是生活的气息多于思索,我也很乐得入乡随俗了。:) 既然心灵的修养不再象从前一样那么占取我的精力了,多出来的精力就去修养一下自己的外表吧。兼之,昨天被XJ同学戏称为“五格格”,:) 觉得自己这样的体统实在对不住格格的尊贵,为了不太玷污大清帝国的国格,从今天起我要开始修养-------爱美之心了。